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桂阳一中:龙敦谊1一、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猜读,如何猜读,即依靠上下文。就文言实词而言,语境可分为句子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谓内部环境,就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推断。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解析:根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意为:(国家)兴盛与衰的事理,虽...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作者:广德中学陈明发解释加下划线的词1、微太子言,臣何能谒之。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具体的语境考纲解读:偏义复词:(1)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2)两个语素意义相对(反)便可白公...
文言实词小练习(一)1.选出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爱霁云之勇且壮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下列各选项中,对“安”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动词,安定)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动词,安身、养生、享受)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形容词,安适、安逸)3.下列...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一、120个实词1、爱: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例句: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
文言实词选择试题100道(0804)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动词,相比。如...
一.家居生活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二.学习修养为人工:擅长。工擅文。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
附录(一)《202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规定旳150个文言实词比鄙兵病察彻乘从当道得定伐犯方负赋更故顾观归好号还会惠及极计济加假间简见竭尽进居举具俱聚遽决类临虑论漫灭明名命谋难平戚启强窃请穷求取去全任入善少舍涉生胜师施实食使释恃属说素汤痛亡为务徙狭鲜向效信行形兴修徐许寻业遗贻夷异易诣益阴引盈余狱御缘远云责章知止致质众专周走足卒作坐布衣菲薄间隔交通节目绝境其实阡陌亲戚驱驰问津无论牺牲鸿...
词的分类汉语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效用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一)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的名称。表示人的:老师学生表示事物(具体/抽象)的:山水/政治文化表示时间的:秋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过去表示处所的:中国福建远处里屋表...
词的分类汉语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效用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一)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的名称。表示人的:老师学生表示事物(具体/抽象)的:山水/政治文化表示时间的:秋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过去表示处所的:中国福建远处里屋表...
2016届高三40个高频文言实词稳固练习④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易()2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②秋高气爽()3⑤属予作文以记之()25.具4①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5④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0.数6①公修公族,家修家族(动词,治理)②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理)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形容词,长。高)2.济①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动词,苦于)②百味失苦甜(名词,苦味)①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动词,比拟,比方)②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名词...
2024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之因形求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之因形求义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形体演变六阶段及其代表字体;2.把握汉字寓意于形的本质特征,体会汉字中渗透和积淀的文化精神;3.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推断词义,结合语境深入地理解文词内涵。教学重难点掌握因形求义的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商标里有学问中国邮政标志借鉴了甲骨文中的“中字写法。(二)动物名称...
文言文实词分类积累与训练之审案类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常常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必修4《苏武传》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
实词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衣食所安。(养)2、卑非天质之卑(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3、备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犹得备晨炊(准备)4、被被于来世(影响)皆被绮绣(通“披”,穿)5、鄙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肉食者鄙(目光短浅)6、毕毕力平险(尽)群响毕绝(全部)7、薄薄暮冥冥(迫近,接近)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狐裘不暧锦衾薄(厚度小)8、策执策而临之(马鞭)策之...
高三第一轮复习“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推断与解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导学案班级:姓名:“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推断与解释。【真题演练】全国卷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文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