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言文”的相关文档,共1072条
  •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

    001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兔走触株()(2)因释其耒而守株()(3)冀复得兔()(4)而...

    2024-03-300153 KB0
  •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2、能抓住关键词,规范地答题。3、体会文章给人的启示。(一)晏子谏杀烛邹①②景公好弋,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

    2024-03-30018.29 KB0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5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5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原文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

    2024-03-30035 KB0
  • 名校小升初精短文言文阅读与训练[共10页]

    名校小升初精短文言文阅读与训练[共10页]

    名校小升初精短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自护其短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雪涛小说知无涯》)【注释】(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而()啖()去()欲()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024-03-30097.5 KB0
  • 高考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2024-03-30019.3 KB0
  • 钱若赓断鹅文言文答案

    钱若赓断鹅文言文答案

    钱若赓断鹅文言文答案【篇一:钱若赓断鹅文言文答案】万历①中,钱若赓守临江②,多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耳。乡人讼③于郡。公④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无不惊讶。已退食,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少顷出,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因指一鹅曰:此乡人鹅。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栗,粪色黄。店主伏罪。(选自清褚人获...

    2024-03-30030 KB0
  •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姓名成绩(一)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1.解释下列...

    2024-03-30060.5 KB0
  • 苏教版必修文言文知识整理(学考答案版)[共18页]

    苏教版必修文言文知识整理(学考答案版)[共18页]

    学考温习之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一、指出下列的通假字并解释: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8、山川相缪...

    2024-03-300218.5 KB0
  • 贾耽字敦诗文言文翻译

    贾耽字敦诗文言文翻译

    贾耽字敦诗文言文翻译【篇一:贾耽字敦诗文言文翻译】试题内容:(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

    2024-03-30041 KB0
  • 镜喻文言文翻译

    镜喻文言文翻译

    镜喻文言文翻译【篇一:镜喻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也,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注释】1黑子:黑痣。2乌在:何在。3假:...

    2024-03-30019.5 KB0
  • 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文言文[共90页]

    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文言文[共90页]

    1文言文复习234文言语法实词(120)虚词(18)句式5第1讲《文言实词》6实词的复习要诀7常见实词常见实词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副词。8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本字——悦借字——说一、通假字9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通假...

    2024-03-3001.65 MB0
  • 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及一词多义

    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及一词多义

    13古今异义词150例(一)词义扩大(1)把ba[古义]动词。握住,端着。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2)股gu[古义]名词。大腿。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局部。③量词。(3)竟jing[古义]①动词。完毕,完毕。②副词。最终,最终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今义]①...

    2024-03-29024.25 KB0
  • 文言文《口技》赏析

    文言文《口技》赏析

    一、林嗣环——《口技》课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来宾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

    2024-03-29030.31 KB0
  • 初三语文真题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整理

    初三语文真题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整理

    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整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题。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②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③,剪去矢管,遂跪而请谢.“”“”。裨将曰:镞在肌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注释】:①裨将:副将。②膜:肌肉。③并州剪:并州出产的剪刀。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自称善.外科〔〕〔2〕遂跪而请谢.〔〕2.翻译文中划线局部的...

    2024-03-29026.19 KB0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课文内容梳理《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抱负。文章开端,先以奇特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梦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固然,这种抱负的境地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设想,...

    2024-03-290158.24 KB0
  •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制其弊(“弊”通“敝”,困乏,疲乏)3、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4、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5、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6、百有余年(“有”通“又”)7、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8、始皇既没(“没”通“殁”,死)【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1、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2、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3、有席...

    2024-03-30014.44 KB0
  •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在平日的学习中,看到学问点,都是先保藏再说吧!学问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常常出题的地方。哪些学问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1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结实,特指地势险要,城郭结实,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结实,坚韧,形容词〕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

    2024-03-30014.24 KB0
  • 六年级2023年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六年级2023年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1/9六年级2023年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姓名:1.阅读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孟母戒子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谖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注〕①少时:小时候。②诵:背诵。③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④谖〔xuān〕:遗忘,遗忘。[1]解释...

    2024-03-290103.38 KB0
  • 文言文人物传记

    文言文人物传记

    文言文人物传记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真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盍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

    2024-03-29015.65 KB0
  •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六大对比角度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六大对比角度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

    孟娇整理文言文翻译之概括分析题的六大比对角度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一)比对添加内容,识别无中生有“添加”就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在选项中有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认真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例1】(2023高考全国卷Ⅱ)阅读相关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文信息:其年,...

    2024-03-29092.95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