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任务型阅读中考英语(河南专用)1Passage1(2018河南,D)DearLinda,1AsItoldyouyesterday,IaminRometoday.TomorrowwearegettingthetraindownintothesouthofthecountryandthentheshipacrosstoGreece.2WestartedinEnglandandwespenttwodaysinLondonandanotherdayinCanterbury.Wesawalotofgreathistoryandtheonlybadthingwastheweather—itrainedforthewholetimewewerethere.Canyoubelieveit?3Well,IhavetosayIprefertheAmeric...
专题十六科普阅读理解中考化学(北京专用)11.(2018北京,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专题检测好题精练2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
专题六盐化学肥料中考化学(广西专用)1A组2014-2018年广西中考题组五年中考考点一盐1.(2018广西贺州,1,2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是()答案D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D正确。22.(2018广西梧州,13,2分)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易溶于水B.可用于洗涤油污C.受热易分解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答案CA项,碳酸钠易溶于水,正确;B项,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能用于洗涤油污,正确;C项...
第10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碳、硅一、碳及其化合物1.碳的单质碳教材研读22.碳的氧化物3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②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自测1“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
第38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一、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的分类根据对物质检验结果要求的不同,可分为①鉴定、②鉴别、③推断。2.物质检验的方法和步骤(1)物质检验的方法a.物理方法:常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判别,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状态、焰色反应等。b.化学方法: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一些特殊现象,结合指示剂和反应条件进行判别。教材研读2(2)物质检验时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一般要求a.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第3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组成(1)宏观组成:宏观上物质由①元素组成,如单质是由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③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微观构成:微观上物质由④分子、⑤原子、⑥离子构成。(3)分子是保持物质⑦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⑧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般来说,原子是由⑨质子、⑩中子教材研读2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a.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文本3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12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是《过华清宫绝句》中的第一首。华清宫故址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上,唐玄宗李隆基和妃子杨玉环常来游乐。史载杨贵妃爱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命令从南方飞马运送到长安,劳民伤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在长安回头望见骊山一片锦绣,想到骊山华清宫的盛时,在清晨千门陆续打开了。第三四句写杨贵妃在骊山上见一骑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