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一、事故的预防1、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组织定期训练;2、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时、按点进行检查;3、化学品工段禁止烟火,并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整改记录;5、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的知识,组织演练,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参与救援;6、定期委托县疾控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
一、职业性急性化学中毒:(1)化学毒物经呼吸道引起的职业中毒:工业企业中广泛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和有机溶剂挥发性气体,进入冬季,工人为保暖经常关闭通风设施、紧闭门窗,造成作业场所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蓄积,易引发各类职业中毒事件。相关预防措施:预防此类职业中毒应提前应对低温的准备,合理组织气流方向,为风口的操作工人设置必要的屏障,避免直吹。采取其他防寒保暖措施,使通风排毒设施能正常投入使用,坚持开启必要的...
防范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策略:(一)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1.建立强化决策智囊机构:智囊机构应由具有专门知识的注册职业卫生师、安全工程师、等按照一定目标和方式组成,专门研究预防和处理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给决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事件处理办法,提高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的决策能力。2.建立健全日常防范机制:包括工作岗位设置,人员选择、资金、人力、物资的储备,畅通信息网络,虚拟办公,异地沟通,宣...
为什么危化品火灾多数发生在高温季节呢?01、温度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较大,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后体积膨胀,同时蒸气压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破裂。高温季节盛装易燃液体的铁桶出现“鼓桶”现象以及玻璃容器的炸裂现象都是由于储存液体受热膨胀所致。如果容器是敞口,液体膨胀超过其容量就会外溢。02、温度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
职业卫生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用人单位应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防止职业性伤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指导、督促劳动者在作业时正确使用。各用人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修订有利于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做好职业卫生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企业职业卫生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主要应有以下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卫生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规章制度。对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2、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防护用品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3、督促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动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掌握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防御台风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了切实做好台风及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公司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一、应急机构的组成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门负责人2、主要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防御台风及地质灾害工作的认识,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御台风及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
一、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职业卫生师及管理人员在自身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外。还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二、做好职业卫生档案工作职业卫生师及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包...
=一、需配备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对劳动者健康进行保护、治理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发生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称,包括治理职业病危害的设备,预防职业病发生的工程措施等。如通风、排毒、除尘、屏蔽、隔离等设施。配备什么设施,要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而定,可以单独配备,也可以综合配备。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较低、工人密度低,则可采用自然通风设施;如...
各工种对应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禁忌证及健康检查周期各工种对应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禁忌症及健康检查周期一.致职业性皮肤病化学物质:对应工种:化学水处理工、化学试验工、DES系统检修人员健康检查周期:分别为2年、2年、2年该工种职业禁忌证: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病,或手及部位有湿疹,严重皲裂等慢性皮肤病患者不发或加剧该病的致病物质。二.致职业性眼灼伤化学物质:对应工种:化学水处理工、化学试验工、DES系统检修人员健...
1、检测与识别的目的:为适时监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病危害。2、检测与识别的范围:各厂单位粉尘区、高温区、噪声源区及有毒有害气体区,分厂区、回收分厂等各作业区。3、检测与识别的职责:(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并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2)各分厂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日常管理,配置职业健康安全设施,设置警示标志,督促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检测与识别的...
一、煤矿工人的职业危害及措施:1、健康危害:煤矿工人因长期在井下作业,容易吸入粉尘和有害气体,导致尘肺病、呼吸系统疾病等。2、预防措施:(1)通风防尘:加强矿井通风,降低粉尘浓度。(2)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3)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3、应急处理:(1)迅速撤离:一旦发现有害气体泄漏或粉尘浓度超标,立即撤离现场。(2)急...
一、投诉的内容和方式投诉的途径一般包括:电话、个人亲临、委托他人、业主群、管家微信等方式,如通过保安、保洁等物业工作人员传言投诉二、投诉的分类1、按投诉的性质分为有效投诉与沟通性投诉。(1)有效投诉有效投诉有两种情况:用户对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服务、收费、经费管理、维修养护等方面失职、违法、违纪等行为的投诉,并经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查实登记的。用户向物业服务企业反应的物业工作人员故意、非故意,或失误...
安全技术1、机械安全技术2、安全用电安全技术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4、起重机械安全技术5、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机械安全技术1.1机械伤害产生的因素1.1.1机械本身不安全状态1)设备、设施缺陷如设计不良,强度不够,应力集中,稳定性差,密封性不良,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等2)防护缺陷如设备无防护或防护装置,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正,防护距离不够等。3)电危害如设备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
一、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景?一氧化碳是冬季的一种常见中毒类型,生活中主要中毒场景包括以下类型:(一)使用柴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等取暖或烹饪,因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是我国公众一氧化碳中毒的最主要原因。近些年流行的围炉煮茶因通风不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属于类似情况。(二)虽然国家已强制要求停止生产、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燃气热水器),但部分居民仍在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燃气热水...
各类危化品的应急处理一、苯1.泄露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007年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7号公布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96号修订)主讲人:时间:2024.1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与规划第三章申请与评审第四章资助与实施第五章监督与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使用效能,加强基础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