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部分第九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6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课时名片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考纲明示: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板块一主干梳理巧点妙拨3[主干知识理一理]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456[拨云见日想一想]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吗?试答提示:否...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1知识导图整体架构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线索归纳思维整合内容索引2知识导图整体架构34线索归纳思维整合5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
单元整合1知识网络2综合归纳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1.列宁时期: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证明这种做法是不成功的;1921年,列宁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2013—2017年中考命题分析与2018年趋势预测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命题趋势新经济政策2017年单项选择102分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在近年安徽中考中呈上升趋势,题型以单项选择、辨析改错和材料解析为主。从内容上看,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常结合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综合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2016年辨析改错14(4)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地主、资本家、沙皇军官也掀起叛乱帝国主义发动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一方面,加强红军建设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三年内战1918-1920年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工业商业内容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3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银行、...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妄图将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苏维埃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实行实物配给制。(4)强制劳动:实行成年人制。3....
1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理解其各自的特点。2.联系时代背景,体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实施的原因。3.联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50年代,的弊端日益显现。(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斯大林模式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2.经济改革(1)农业改革:①措施: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后来因为瞎指挥和恶劣气候,农业...
第2课苏联的崛起1课标要求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2一、理想与成就1.理想: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农业的经济建设路线,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国。2.过程:年底,苏联以优先发展的方针,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个“五年计划”。3.成就: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到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苏联由一个...
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新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成就。2.列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学习重点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的重要成就及其危害。2斯达汉诺夫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矿井的采煤工,他以冲天的热情工作6小时,采煤102吨,超过定额13倍。这一榜样促成了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提高生产定额、进一步...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1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各自改革的特点及影响。2.掌握苏联三次改革的结果,认识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影响。2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复习巩固1、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那些?其中那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2、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谁?它于何时成立?它的前身是什么组织?又于何时成立?为什么成立该组织?它的成立有什么作用?1苏联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巩固、过渡建设、发展斯大林模式为了消除斯大林模式苏联是采取什么措施2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3学习目标:1.了解赫鲁晓夫的改革;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的解体;3.分析苏联解...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时空坐标2主要线索1.十月革命后,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失败了。苏俄随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专题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轻重”难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历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列宁时代)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