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赫鲁晓夫(任期:1953—1964)戈尔巴乔夫(任期:1985—1991)导入斯大林逝世翻开了苏联历史新的一页.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先后几次进行经济改革,但是由于积重难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勃列日涅夫(任期:1964—1982)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
•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第第1717课苏联的经济改课苏联的经济改革革((1985-19911985-1991))((1964-19821964-1982))((1954-19641954-1964))((1929-19531929-1953))((1921-19281921-1928))((1918-19211918-1921))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
主题十八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中考命题探究年份题型题号涉及知识点2016年综合题16新经济政策的影响2015年///2014年综合题18(4)新经济政策的措施和影响2017年中考预测纵观近三年中考,本主题主要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措施和影响。2017年中考,本主题可能以选择题或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十月革命的爆发与影响,苏联解体的影响或实质考点知识梳理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
第十一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6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考点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主干回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1)背景。①政治: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威胁。1918年,国内外敌对势力进攻苏俄。②经济: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保卫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3(3)内容。①农业:实行___________,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_...
单元综合复习12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有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内忧外患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目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解决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3专题一专题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
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第一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英法美日等发动武装干涉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2)含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政策。剖析战时共产主义的施行,是因为当时,国内外敌人...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列宁十分重视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早在1914年,初步提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危机,列宁指出:“同其他先进国家的国家托拉斯实行这种联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危机是这样深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劝,我们单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恢复破坏了的经济。”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苏俄政府兴办了一批由国家资金和外国资本合资经营...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临时政府迅速地步沙皇政府的后尘的最主要原因是()A.它没有改编沙皇旧军队建立自己的武装B.它未阻止列宁等领导人回到彼得格勒C.它继续沿用沙皇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