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题(一)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基本原则各是什么?(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2.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2)树立求真务实的。(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2[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从根本上讲,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都是由我国的政府性质决定的。()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
探访大自然1chūshídàzìrán1.初识大自然2听一听tīngyitīng把对应的物体(现象)画下来。bǎduìyìngdewùtǐ(xiànxiàng)huàxiàlái3蝉鸣chánmíng4青蛙qīngwā5大杜鹃鸟dàdùjuānniǎo6蟋蟀xīshuài7雷鸣léimíng8jièshàonǐjiànguòdezìránfēngjǐng介绍你见过的自然风景9dáěrwéndedàzìránkǎochá达尔文的大自然考察10123411拓展活动听一听想一想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
语文必修③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2语文必修③人教版学习目标3语文必修③人教版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成就。2.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感情。3.品位诗歌语言,分析这两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4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整体感知51课前预习2课内动脑6语文必修③人教版课前预习7语文必修③人教版一、文学常识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________,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为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
8.*美丽的颜色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简陋(lòu)骤(zhòu)雨差(chā)不多B.炽(zhì)热猝(cù)至酸渍(zì)C.测量(liáng)领(lǐng)域笼(lǒng)罩D.气氛(fēn)荧(yín)光吹嘘(xū)【解析】A项“差”读作“chà”;B项“炽”读作“chì”;D项“荧”读作“yíng”。C2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这种艰苦而且wēi()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2)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jiāng()了,没有方法补救。(3)这两...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一、选择题1.如果你是当年报道中共八大召开的一名记者,在所撰写的新闻稿件中中共八大确定的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应该是()A.开展土地革命B.进行阶级斗争C.镇压反革命D.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山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一首山歌唱道:“社里高粱长得高,长到天上织女家。织女伸头出窗望,碰得一头高粱花。”这一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
识字3体育运动1跑步2爬杆3练单杠4拍皮球5打排球6踢足球7滑滑梯8和平、温和松树、松鼠龙虾、对虾足球、拍球荡秋千9做游戏10
◎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1◎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2◎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3◎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4◎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5◎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6◎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7◎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8◎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9◎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10◎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11◎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12◎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13◎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14◎考点例析◎备战重庆中考15◎考点例析◎备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1检查预习(给下列红色字加上拼音)有棱有角撇着嘴油渍斑斓绷着脸按捺不住诌出来怅惘敬慕张东荪琅琅上口léngzìnàwǎnglángpiěběngzhōusūn删削xuē2走近作者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赴美留学三年,获哈佛大学研究院文学...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具有和的事物。(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客观规律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克服汲取增添1②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历史...
罗贯中1施耐庵(1296年~1371年),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施耐庵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出生于江苏兴化。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是罗贯中的老师。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2《水浒传》是我...
上册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学习目标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2.说出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及其特点。学习重点知道古代文明为什么产生于大河流域。2在人类早期的许多传说故事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洪水。比如,“诺亚方舟”的故事,神为了惩罚人的罪恶,准备让洪水淹没整个世界。诺亚事先得到神的启示,造了一条大木船。发洪水前,诺亚把一家8口人和世界上各种动物都装入船内。洪水整整泛滥了150天,除...
语文必修④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第二课时素质提升(《醉花阴》)21课堂互动2合作探究3设计导图4随堂练习3语文必修④人教版课堂互动4语文必修④人教版《醉花阴》这首词写词人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上阕通过写“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的感觉,表达了词人离愁与孤独凄凉的心情。下阕描写把酒赏菊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一句“人比黄花瘦”活画出词人多愁善感、销魂憔悴的形象。1.在“薄雾浓云...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1基础学案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3考查形式主要是客观题,而主观考查主要是将虚词的考查糅合到翻译题中。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考查并重,翻译题中对虚词的考查更...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1考点学案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往往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6个角度进行设误,以考查对文意的综合理解等。3考点突破从5个角度比对、10个设误点判断明确命题三大特点5个比对角度10个常设误点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第3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课前总揽23自我把脉41.我国已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差别已被消除。()×剖析: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各民族还存在大小、强弱、发展程度的差别,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5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民族乡。()×剖析: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
语文必修④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第一课时感知课文21预习填空2知识导引3语文必修④人教版预习填空4语文必修④人教版1.阅读相关知识,将下面空缺内容填写完整。辛弃疾,______(朝代)词人。字______,号______,历城(今山东______)人。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______为主...
12345第4课蜀道难李白1.是天声撼你,还是你撼天声?风无言,水无语,月色苍凉。斗酒可以诗百篇,可以玉笛飞声,可以长风几万里,为征夫吹送,思乡的梦。可谁明,玉阶的凄怨?谁知,秋气的冷寂?谁解,蜀道的艰难?黄河之水天上来,能冲开谁的愁结?举杯邀明月,明月也不及你的海量,千杯过后,明月已醉,光影迷乱,只在你的皮肤上,飘浮。对影成三人,一人长啸,一人横刀,一人舞剑,欲砍下满天的银霜。62.轻舟在云上,飞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