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6宁波中学期中)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地理)[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1.A[解析]建设太阳能光热电站应选择太阳辐射量丰富的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
易错排查练(第四单元)(建议用时:40分钟)易错点1自然资源的含义错误原因易错原因是未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没有掌握自然资源的判断方法。一句箴言判断一种物质或能源是否为自然资源,关键看其是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二是用于生产和生活。例如,汽油、棉花、电能等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闪电不能用于生产或生活,故都不属于自然资源。1.下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用于生产和生活A.aB.bC.cD.d...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学习内容:一.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1.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现象昼夜现象: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光的照射。昼夜更替:+地球自转2.昼夜半球的划分——晨昏线(圈)晨昏线(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怎样判断晨线和昏线?3.昼夜更替周期——__小时意义:调节地表____,保证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发展4.怎么描述昼夜状况?太阳高度(h)——太阳光线相对...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目标: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学习内容:一、水圈总论1.组成2.陆地水类型按空间分布分:、二、水循环1.类型(1)循环(大循环)——意义大——循环水量占全球10%(2)循环——水量最大(3)循环——水量最少2.环节:蒸发和植物、、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哪个环节?3.水循环的驱动力外因——和重力势能内因——水的...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习目标: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内容:表层海水的运动:常年较稳定大规模洋流的成因洋流成因分类:、、密度流二、洋流的地理意义1.对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寒流;2.对航行:顺流航行速度,节省燃料。3.对污染:加快了净化速度,了污染范围。例题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14.对渔场:交汇或者冷海水上泛,利于渔场形成。渔场的形成条件(1...
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概述学习目标: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学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定义:2.形成条件:诱因:要有_____。承受客体:要有受到损害的_____。3.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___事件---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二、自然灾害/灾情成因系统1、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成因从自然环境五要素角度考虑:___、...
甘肃省高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第Ⅱ卷上,交卷时只交第Ⅱ卷。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5分,31-35题每小题1分,共50分)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0.9%,死亡率为0.5%(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读图1“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完成1~2题。1.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所处的...
选修旅游地理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对应学生用书第227页)[理解—要点突破]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分类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
主要气候类型的解析和判读学习目标: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判读。学习内容:一、大陆西岸的气候-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显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S、N纬30—40度大陆西岸——____气候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____;冬季---西风控制,____。S、N纬10—20度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____带控制,多雨—湿季;冬季--____控制,干燥—干季。南亚/东南亚的雨季-----南半球____风...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因素【学习目标】1、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的定义。2、理解区位的内涵和农业区位的含义。3、根据案例,读出影响农业形成的因素。4、初步认识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预习与探究】目标一:农业的含义1、人们利用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称为农业生产活动。2、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3、郊区农业的定义:城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学习目标: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内容:一、交通运输方式运量运速运费投资连续性灵活性铁路运输较大较快较低(中远途)(短途高)较大好差公路运输较小较快较高较低较差最佳水路运输最大最慢最低最少较差差航空运输最小最快最高最高较差较差?管道运输很大稳定较低,受距离影响不大高最好(线路与运具合一)差(线路与运具合一)例题:图为“各类交通运输运价与...
专题复习之地理效应成因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大厦比喻为“钢筋水泥的森林”。而随着“森林”密度不断地增加,尤其一到盛夏,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这种效应被称之为”雨岛效应”。“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城市绿地具有缓解“雨导效应”的能力,是改善城市“雨岛效应”的有效途径之...
易错排查练(第十二~十三章)(建议用时:40分钟)易错点1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错误原因不能正确掌握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一句箴言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需要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进行,自然地理方面应考虑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资源等的分布特征,人文地理方面则要关注人口、农业、工业、城市、重要交通线路等的分布特征。在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不能将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地理的基...
易错排查练(第六单元)(建议用时:40分钟)易错点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错误原因主要是对功能区布局的特点及布局原则把握不准。一句箴言解答时必须牢牢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大城市中心往往是中心商务区,这是城市的核心区,建筑物高大密集,商业活动繁忙,内部分区明显;二是在城市功能区布局中,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往往要有隔离带,可能是绿化带、河流、公园或其他的人口分布较少的公共用地...
易错排查练(第八单元)(建议用时:40分钟)易错点1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分析错误原因易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不准确。一句箴言分析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时,必须对区域准确定位,然后抓住区域的地形、气候、矿产资源、人口城市等关键要素的分布特征,分析交通线路的区位条件。2014年12月26日,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下图为兰新高铁及兰新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导学号:98510147】1...
课时分层集训(十六)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8昆明模拟)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导学号:29790073】1.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A.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B.每年3、4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2.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
易错排查练(第十四单元)(建议用时:40分钟)易错点1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整合分析错误原因对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发生混淆。一句箴言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总结如下:(1)中国的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2)第二、三级阶梯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4)中国内流区与...
课时分层集训(二十八)区域和区域差异(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8太原测试)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标准是()A.积温的大小B.年降水量的大小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2.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1.C2.A[第1题,干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