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学习目标:1.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与真实地球的区别。2.能够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了解经线的特点,掌握经度的划分和排列规律。3.通过观察对比0度经线、180度经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了解并掌握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会根据某地的经度判断其所在的东西半球。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围绕的轴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赤...
单元小结与测评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巩固层知识整合构网络]2[自我校对]①社会可持续发展②人地伙伴论③持续性原则④环境战略3[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表现分布特点含义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地域性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4乡村生态破坏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或强...
第3讲世界重要国家1考点一日本21.位置与范围(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之间。②海陆位置: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以G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2)范围:由C北海道、D本州、E四国、F九州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32.地形特点4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岛和D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D岛南部,E岛和F岛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5.农业:人多地少...
第20讲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考点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时作业考点二商品谷物农业内容索引2季风水田农业3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稻米主要产品分布:亚洲季风区最大稻米生产国:中国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居民喜食稻米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地理必修①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2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3地理必修①人教版学习目标情景导读课标要求重点难点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过许多山脉,你知道图片中这些山脉的名称吗?它们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分别是喜马拉雅山、华山和日本的富士山。【思考】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背斜、向斜...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1.旅游前的准备,可以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旅行社和一些专业人士获得知识;确定旅游线路。2.要善于观察,逐步积累知识,了解景观形成原理、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等。3.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扩大视野。2在避暑山庄长湖的西北,松林掩映之中有一座被低矮白灰墙环护起来的小庭院,既文津阁。文津阁意为获取文化知识的问津之地,是清代的藏书楼。曾珍藏过《古今图书集成》和《四...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12知识点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农业生产与光、_________________、土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我国各地_______________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2.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_______________,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_____________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热、水自然环境农作物自然条件33...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别。(重难点)3.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重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概念:指_____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__________2.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指某区域所能_________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数量持续供...
第十四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3.掌握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的措施。考点1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森林的作用与现状(1)森林的作用。①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②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__________和环保功效。生态作用a.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b.森林在不同区域内...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内涵。(重点)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3.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2[自主预习探新知]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概念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组成由、社会、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当代人后代人经济生态3(3)基本内涵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重...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山地的形成234三火山1火山成因2火山的构造岩浆活动3火山的类型5岩浆活动1、成因:(三)火山2、构造:岩浆活动熔岩高原火山6火山类型•1、活火山(activevolcano)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如维苏威火山,富士山•2、死火山(extinctvolcano)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如山西大同的许多小火山锥•3、休眠火山(dormantvolcano)有史以来曾经...
地理区域地理新课标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篇第三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2课时东亚与日本、中亚2区域地理新课标版高考考点高考导航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地理特征。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1.能识记东亚地区的地形、国家等地理事物和特点。2.能分析东亚气候特点及成因。3.能识记日本的地理特征并能分析日本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31读图夯基2精讲点拨3跟踪演练4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知识点一地势特点及各阶梯的主要地形区1.我国地势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呈________状分布。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______级阶梯。2.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是____________脉、祁连山脉、________脉;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是___________、太行山脉、____、雪峰山。3.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的是_______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____米以上;第...
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考纲呈现考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三年真题呈现试卷名称201620152014考频统计分值统计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课标卷ⅠT37(3),6′T7~9,12′T4~6,12′3年11考44分新课标卷ⅡT10~11,8′新课标卷Ⅲ海南地理T13、14,6′考纲解读2本章内容是“学习...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附2海水性质与运动1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密度的主要因素。(重点)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重难点)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海水性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重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海水温度1.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热量收入——热量支出——海水(2)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蒸发太阳辐射32....
专题五人口与城市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2013年6月广东学考)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目的是追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优的自然环境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高的经济待遇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答案:D2.(2014年6月广东学考)影响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宗教因素答案:C3.(2015...
专题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备考导航]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013年6月广东学考)某村因周边森林被伐,泉水干涸,后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泉水重现。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普遍性解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有机的整体;一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