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解读1.识记主要国家的位置、范围以及自文地理特征1.日本读图39-1,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范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侧基础自主梳理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基础自主梳理(3)温湿的气候:北部属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4)发达的经济①工业:矿产资源贫乏,原料和温带季风濑户内海2.印度读图39-2,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世界第位。众多的人口对基础自主梳理二基础自主梳理(2)自然条件与农业耕地面积居亚洲第一...
第1课时动量和动量定理1.通过知识的梳理和题组的训练自主悟透动量、冲量的概念.2.通过师生的共研掌握动量定理的解题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掌握一种物理思想方法——连续介质作用下动量定理的应用.考点一对动量、冲量概念的理解及应用1.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通常用p来表示.(2)表达式:p=mv.(3)单位:kgm/s.(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1)定义:力F...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栏目导航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课后限时集训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地理图表专攻(四)(五)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对应学生用书第34页)[识记—基础梳理]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_______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大板块,如图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_____美洲板块、E...
第3节力的平衡第4节平衡条件的应用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在自然界中,物体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矗立的岩石,马路上加速的汽车,匀速上升的电梯等等。我们描述某些物体状态时常用“平衡”这个词。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平衡的?在物理学中“平衡”这个词究竟是什么含义呢?2填一填练一练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见课本第89~90页)1.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2.共点力作用下的...
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中国的对外关系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11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第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中国的对外关系三大高考能力培养两大学科前沿讲练栏目导航课后限时集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__________20世纪四五十年代阶段两极格局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整体感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二分天下,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逐渐形成了“冷战”对峙的局...
第四章三角函数高考文数§4.1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诱导公知识清单考点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1.象限角2.终边相同的角3.弧度制(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1°=①rad;1rad=②°.(2)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③l=|α|r.扇形面积公式:④S=lr=|α|r2,其中|α|为圆心角弧度数的值,r为扇形半径.1801801212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y),它与...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1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源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5.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
运用例证法,要把握好选例、叙例和议例三个环节。议论文写作专题议论文写作专题1例证法的运用——如何议例学习重点2写作误区:•1、有论无据•2、以例代证•3、只叙无析•4、论据冗长•5、文体不明有据无论3比较标准的议论段一般包含哪几项内容?思考4例知识就是力量。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凭什么?知识以及知...
东亚1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太平洋亚欧大陆2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说出东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1、位置: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80ºE-140ºE,20ºN-50ºN4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京乌兰巴托平壤首尔东京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5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
考点5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2一、新文化运动政治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背景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1________》。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中心北京大学。兴起指导思想(前期)2____________。青年杂志民主与科学3前期(1)提倡3____________,反对愚昧与专制。(2)提倡4________,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内容后期开始宣传马...
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1课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层析法1.了解纸上层析的实验原理。2.掌握纸上层析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成功的关键。一二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方法的选择思路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首先应掌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物质在某些性质上的差异,如沸点、密度、溶解度、状态等是所有分离技术的基础。2.注意事项在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中,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往往不能很...
第十一章概率与统计§11.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高考理数1考点事件与概率1.事件的分类2.频率与概率(1)频数与频率:在相同条件S下进行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则称在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一般地,我们把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专题提能三角与向量的创新考法与学科素养提分策略二提分策略一目录ONTENTSC课后训练提升能力专题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提分策略三4提分策略一探究命题情景应用能力就解决新定义问题而言,首先是通过阅读理解题意,把握题目所包括的新的概念、定理或方法的本质,然后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通过归纳、探索、推理等有效方法解决问题.提分策略一探究命题情景应用能力(2018济宁模拟)对于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m,n,...
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2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基本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___________。雅尔塔体制(2)对峙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_________上的矛盾日益加剧。(3)实力均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其抗衡的__________大国。国家利益政治军事【易错提醒】正确区别雅尔塔...
第一编专题四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第1讲语法必备重点二词性转换、比较等级和名词知考向2018年高考加大了对形容词和副词的考查力度。词的考查以名词的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和词性转换空会涉及对名词、形容词和词义辨析。定考点语法填空如提示词是形容词或副词,应考虑词性级;如提示词是名词,考虑词性转换或名词复数形1真题体验2即时巩固3素能强化真题体验正面解读增分语法填空考法1考查词性转换——确定词性,联系构词法1.(2017全...
1考拉袋鼠鸭嘴兽鸸鹋2第八章东半球及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3位置与组成4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据统计,现在澳大利亚的植物共有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它大洲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其中有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有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5骑在羊背上的国家6地形BACDE大自流盆地78气候9比比谁的记忆快1070%的羊只集中在西南和东南沿海混合带11铝土...
专题二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第3讲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2考纲展示KAOGANGZHANSHI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选择题中,考查物质的分类是否正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判断,而且...
专题整合、突破篇第二篇1解析几何专题六2第三讲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34核心考点突破H典例精析题型突破5考点一轨迹方程问题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x、y之间的关系F(x,y)=0;(2)定义法:满足的条件恰适合某已知曲线的定义,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3)相关点法(代入法):动点P(x,y)依赖于另一动点Q(x0,y0)的变化而变化,并且Q(x0,y0)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y的代数式表示x0,y0,再将x0,y...
高考文数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1集合的概念及运算知识清单考点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属于(用符号“∈”表示)和②不属于(用符号“∉”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③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分类:无限集和有限集.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④描述法、Venn图法.5.常见数集及表示符号:2名称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N*或N+⑤ZQR3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定义记...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导入新课:第六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3)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4)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1)找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读图思考:概括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