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2自主学习专项提能6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互动探究内容索引答题模板5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达标检测3自主学习4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主要的工业部门...
第七章城市与环境1考纲呈现考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三年真题呈现考频统计分值统计试卷名称2016201520141.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空间结构新课标卷ⅠT4~6,12′T6,4′3年9考31分新课标卷Ⅱ新课标卷Ⅲ海南地理T10~11,6′T10~12,9′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新课标卷Ⅰ3年5考20分新课标卷ⅡT1~2,8′新课标卷ⅢT4~6,12′海南地理4.城市化对地理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新课...
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2考点一地球的自转【必备知识回顾】1.自转的概念、方向与周期: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问题。3(1)定义:地球绕其地轴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附近。(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方向旋转。(3)周期:23小时56分4秒,叫_______。北极星逆时针顺时针恒星日4【知识链接】恒星日与太阳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一周后,与远处的恒星处于同一角度时的时间,...
1.聚落的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12.分类:23.乡村与城市聚落的差别:聚落项目规模人口构成经济活动两者联系乡村城市较小较大农业人口为主非农业人口为主农业活动为主非农业活动为主人类社会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起来的。3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考情导航基础自评考点导析素能专攻考点演练2考情导航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高考命题剖析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017北京卷,92017全国Ⅱ卷,37(3)2015全国Ⅱ卷,36以图文资料为背景,结合交通运输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和重要性。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2016天津卷,12(3)2015北京卷,36(1)2015安徽卷,34结合...
1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某环境问题的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环境问题的表...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运动1基础知识导读2一、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32.热力环流4将热力环流形成图中A、B、C、D气压由高到低排序,并分析原因。【提示】B>A>D>C;根据气压的计算公式:P=ρgh(ρ是空气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为常数;h是大气从大气上界向下的厚度,h越大,海拔越低,h越小,海拔越高),可知影响气压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和大气密度;在不同海拔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也就是,某地近地面的气压一定高于其上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标要求课标解读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影响。应用:懂得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能运用其相关知识解释有关的天气现象及气候成因。战争中的地理二战后期,日本法西斯接连败北。为了扭转战局,日本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3月,利用1万...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考情导航基础自评考点导析素能专攻考点演练2考情导航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高考命题剖析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016天津卷,10~112016上海卷,32以图文资料为背景,结合重大的环境问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治理措施。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017江苏卷,23~242016全国Ⅱ卷,37(3)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对...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1学习目标: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和特征。(重点)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3.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难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岩层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弯曲。(2)褶皱基本形态地壳运动波状3①背斜:一般岩层,中心部分岩层,两翼岩层,地貌一般发育为,但常被侵蚀成(如...
第十一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备考指南最新考纲核心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013全国卷Ⅰ,2题,4分1.命题重点: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网络或某一交通线、点的建设及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等的影响。重点关注重要交通线的自然区位条件以及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2017全国卷Ⅱ,37题,22分201...
地理区域地理新课标版新课标导学1第三篇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2区域地理新课标版高考考点高考导航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外向型的经济特点。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带来的问题。3.西双版纳的位置与特色旅游业。4.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5.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自然条件、纽带和辐射作用及其主要生态问题。1.结合沿海外向型经济...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考情导航基础自评考点导析素能专攻考点演练2考情导航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高考命题剖析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2016全国Ⅱ卷,9~112014四川卷,11~12通过区域图、气候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等,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2.自然界的水循环2017全国Ⅰ卷,6~82016全国Ⅲ卷,7~9通过某区域陆地水体的运动情况、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第二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城市的形成及早期城市的功能。2.掌握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本讲栏目开关1自主学习区一、城市的形成1.城市的形成2.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①流域、两河流域、②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尼罗河印度河本讲栏目开关2自主学习区二、城市的发展历史1.早期阶段城市的发展和特征(1)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③制度。(2)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间,璀璨的...
2.1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1乡村: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与相关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阅读聚落景观,说说什么是乡村、乡村聚落?乡村聚落一、乡村聚落的概念2密集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分散型乡村聚落阅读P24-25正文教材和阅读教材,思考下面问题:1.从居民住宅的密集程度上,可将乡村聚落分为哪几种类型,在地域分布上各有什么特点?(分布、形态及成因)2、从聚落的平面形状上看,密集型乡村聚落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