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走进天文馆集体备课1重点: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时间计算。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难点:1、能较为熟练地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2、掌握年、月、日之间的...
——年、月、日(年、月、日)1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和平年闰年。重点年月日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难点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复习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小明早晨6时30分起床(6:30),8时20分上课(8:20)下午4时放学(16:00),晚上7时30分做作业(19:30)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
关汉卿曲二首1学习目标1.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点,了解作者关汉卿。2.比较《双调沉醉东风》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的异同点;指出《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中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朱帘秀;理解《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曲中双关语手法的运用,并概括曲作的主旨。3.感受作者自信满满、昂扬向上的送别情调和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2重点:比较《双调沉醉东风》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的异同点;指出《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中作者...
有趣的呼吸器官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来呼吸的吗?2不对,我们是用肺呼吸的。我的腹部起伏变化最明显,我是用肚子呼吸的吗?304/20/2024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鼻腔咽喉气管左右支气管肺45肺是怎样呼吸的?604/20/2024吸气时,胸廓扩大,腔内气压减小,气流进入肺部;呼气时,胸廓缩小,腔内气压增大,气流离开肺部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704/20/2024测测你的肺活量一次用力吸气后,在尽力呼出的气体总...
1金龟子一家21、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相似性)3(1)单双眼皮(2)是否能卷舌(3)是否卷发(4)有无耳垂(5)有无酒窝1.人的遗传特征:4观察比较5观察比较6观察比较7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表8动植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9我家小狗的毛色和它妈妈的一样1011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有哪些?14遗传的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科学把藏起来1一、教材分析《把盐藏起来》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是对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第三个单元,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2在日...
开始倒计时开始倒计时正在倒计时正在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倒计时结束123456●踢脚线的宽度为0.1米。●沙发的高度为0.4米。●电视柜的高度为0.55米。●儿童床长2米,宽1.2米,高0.5米。●写字台的高度为0.7米。0.1米0.4米0.55米2米0.7米0.5米1.2米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0.10.40.5521.20.50.70.1、0.4、0.55、1.2、0.5和0.7都是什么数?70.40.551.20.50.70.1这些数都是小数。0.1、0.4、0.55、1.2、0.5和0.7都是什么数?读作:...
3.统计与概率整理和温习1一、回顾整理,明确特点(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知识?2一、回顾整理,明确特点(二)回顾整理,对比认识2.各种统计图有什么特点?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3二、经历过程,深入理解(一)分工合作,收集整理1.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吗?4问题:1.请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查表设计的内容分工合作,进行调查统计。2.想一...
生活离不开电1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电的东西呢?2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3现代家庭的厨房里,有多少电器呀4电脑将我们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5电子技术控制的现代温室6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科技,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正把人类带进一个崭新的高科技时代,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电与我们的生活7坡上草原风力发电站8韭菜坪风力发电站9建...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废物”知多少1观察与分析这头大象竟然是由废物组成的!2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有哪些?1我们是怎样处理这些废物?2卖给收酒瓶的人饮料瓶喝完饮料后就扔了剩饭菜倒进垃圾桶废物名称处理方法酒瓶3讨论:4调查研究的步骤有哪些?1(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拟定调查项目。(4)调查人员分工。(5)制定调查计划。(6)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7)写出调查报告。5(2)调查研究之前,我们应...
1你能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吗?156=2(个)3(根)余数除数被除数商一共有15根小棒,摆成这样的形状,能摆几个?读作:15除以6商2余321512326被除数2和6的积除数商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法竖式156=2(个)3(根)列除法竖式要注意什么?列除法竖式15和12的差310个11个13颗15朵有余数的除法小组4人平均分415÷4=3(朵)3(朵)13÷4=3(颗)1(颗)11÷4=2(个)3(个)10÷4=2(个)2(个)15朵4人13颗4人11个4人10个算式余数每份数要分的总数...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六册12谁会得胜?3封闭图形4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567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大小8哪一张面积大?91011正方形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小12131415个小正方形16个小正方形15?16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1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18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91平方厘米2021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
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一、引入新课盖房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二、探究新知稳定、支撑看看下图中哪儿有三角形。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二、探究新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3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三角形不变形,具有稳定性。二、探究新知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做4根两两长度相等的木条,把长度相等的两根作为对边,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手捏...
第六单元第5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3.5+2.48.7-4.51-0.62.3+5.44.9+18.4-5.50.7+0.86.7+3.35+6.59.7-71、看谁算得快=0.4=5.9=4.2=5.9=7.7=1.5=2.9=11.5=10=2.7一、复习旧知22、用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来凑整7.21.762.37()()()3.340.2372.178()()()0.80.240.630.660.7630.822一、复习旧知3一、复习旧知72+42+28+158=100+200=300=(72+28)+(42+158)在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用到了加法交换...
动动脑你知道哪些会爬的玩具?117、会爬的玩具23思考试一试:如何才能让毛毛虫爬动呢?4步骤一:制作虫子5步骤二:制作叶子6步骤三:挖孔7步骤四:调整完成作品89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形象?10背景如何选择?11动手做一做作业要求:结合本课学习的设计方法,根据各种动物的造型,运用合适的工具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富有创意、有趣的会爬的玩具。12作品展评13课后拓展14
八数学广角1其中一瓶少3片。2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一掂,比较轻的就是少的那一瓶。用秤称3像这种比较轻的物品,我们一般借助天平来测量它的重量。4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1瓶钙片,如果平衡说明这两个都不是次品.5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1瓶钙片,如果不平衡,说明次品就在翘起来的那边。6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外观看似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点或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类...
春风拂面1目录•风的形成•风的分类•风力歌•风的成因•风的好处•风的害处•龙卷风•台风•龙卷风事例•风的作用•风的谚语•风的诗句•..\静宜的文章\风.doc2•一年四季,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风打交道,有和煦的春风,也有刺骨的寒风。那么,你对风真的很了解吗?•34风的形成•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
第三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信息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1我们23只是清洁工我们54只是保育员2•侍从:32只•卫兵:45只•保育员:54只•清洁工:23只3•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54+23=77(只)•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32+45=77(只)•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54-23=31(只)•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45-32=13(只)41、23+15=47+32=27+31=15+43=36+22=64+21=13+54=73+16=38587958588567893、76-23=98-74=84-52=99-27=35-24=...
平均数(例2)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温习旧知田径小组有4名同学,身高分别是139cm、142cm、146cm、141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139+142+146+141)÷4=142(cm)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2cm。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均数。哪个队的成绩好?二、探索新知姓名踢毽个数王小飞19刘东15李雷16谢明明20孙奇15男生队姓名踢毽个数杨羽18曾诗涵20李玲19张倩19女生队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男生队成绩好。男生...
导入新课•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1后赤壁赋苏轼2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2.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