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to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1历史及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认为法国园丁约瑟夫莫尼尔(en:JosephMonier(英文))于1849年发明钢筋混凝土并于1867年取得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的关系。2.知道pH的定义,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学习过程】一、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的关系溶液酸碱性[OH-]与[H+]的关系酸碱的强弱溶液呈中性[H+]__[OH-]溶液呈酸性[H+]__[OH-][H+]越大,酸性越__溶液呈碱性[H+]__[OH-][OH-]越大,碱性越__二、溶液的pH值1.pH的表达式:pH=________。2.pH的...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项目内容课题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铝与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初步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多角度地理解,提高对各种化学量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2、通过对例题...
第三章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一课时)【考纲要求】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教学目标叙写】1.知道工业生产的概念,会用地理学知识解释这个概念。2.了解工业的分类,会举例子说明。3.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学会分析工业区位,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学会工业区位选择。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一.选择题1.制取下列气体时,不宜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氨气B.乙烯C.二氧化碳D.一氧化氮2.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不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C.乙烯分子中C=C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D.乙烯分子中C=C键都容易断裂3.某烷烃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
3.2.1农业区位因素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第一节阐述“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相关理论基础上,对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学习,是上一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并且为我们下一步学习工业等其他产业提供范例。因而对本单元内容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学习好本节内容尤为重要。2、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为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它们对农业生产和布局影响...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里,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和茎生长的方向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2、一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了生长,这说明虫蛀的部位是()A、种子B、外果皮C、中果皮D、内果皮3、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无籽西瓜③果树...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目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学习目标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知识转接】【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商业中心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1)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①______和②______来体现的。(2)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
第3章第4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分子式也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答案】A2.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项目内容课题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铁的常见三种氧化物。2、掌握铁的两种常见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制备原理,3、掌握Fe3+的氧化性及检验方法,明确Fe3+与Fe2+的相互转变关系(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一、单项选择题1.将碘酒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又称土豆)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纤维素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
工业区位因素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动起来”,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不断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新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且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自主、合作学习内容,是摆在每一教师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二、教材分析工业生产活动是产业活动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工业...
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二课时【考纲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课标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学目标叙写】理解并记忆商品谷物农业和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学习重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学习难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预习案】1.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②按投入多少不同,分...
3.2.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明确目标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洋流对气候及海洋生物的影响。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复习:世界洋流的命名]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
第三章第三章第4节第4节新知预习巧设计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名师课堂一点通创新演练大冲关创新演练大冲关读教材填要点读教材填要点要点一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二随堂检测归纳小结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试身手夯基础试身手夯基础关键语句归纳关键语句归纳要点三要点三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共点力的概念。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3.会...
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梧州高中生物组陈媛怎样快速准确的鉴定为红火蚁呢?怎样快速准确的鉴定为红火蚁呢?利用DNA条形码鉴定蚂蚁某一只蚂蚁DNA重叠率99%以上DNA数据库中(Genbank)搜索确定是红火蚁采取生物防治措施DNA中具有红火蚁的遗传信息DNA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DNA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决定生物性状?阅读课本47-48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前,科学界对DNA的认识有哪些?2.他们在构建模型的过...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目的:1.了解遥感原理。2.了解遥感在各个部门中的应用。重点与难点:遥感应用教学过程:导入:探索活动: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要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经十年才作出一幅图。但现在利用遥感花得少的时间与金钱却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人眼的波段太窄、许多信息看不到,而人的双脚又由于许多因素限制,许多地方不能涉足”。而遥感突破了这些限制,它真正成为了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遥感:1、概念:遥感...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八.课后作业:第一组题:(2010·全国新课标高考文综II卷)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量车通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下列小题。(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本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和工业两种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以及人类的地域联系。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与信息要通过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本章首先介绍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和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工业生...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程目标解读:内容: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活动建议为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解读:受地质规律的影响,资源供给在全球的分配是极不平衡的。这就产生了生产区与消费区的空间分离,这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交通运输就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