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二、过程与方法在阅读赏析中,品味语句的优美,把握作用;着眼于文本,在熟读的基础上分析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
5.4我变胖了总课时:1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立体及平面图形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直接与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变胖了”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总课时:10课时第18课时2.4、分解因式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分解因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使学生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解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回顾(7分钟)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n≥0)的形...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社区历史小调查教案北师大版活动内容:姓氏、籍贯、移民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学生掌握有关姓氏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基础上,培养探索、搜集、调查和分析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姓氏、籍贯、移民等相关问题的考辩,探索民族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这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
19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素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角度点拨】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迈好人生的步伐;④社会是一所学校2.郭小川《致青年公民》写作素材:然而迎接你们的却不尽是小鸟的悦耳的歌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常有凄...
四下习惯篇教材解读及教学设想知微解情,知著显义--关于“培养良好习惯(8)一、教材解读1、教材是编者教学理念的物化。解读苏教版国际本小语四(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8)”部分的内容,无论从教育理念层面深悟,还是从呈现方式角度审视,所传达的信息都是丰厚的。五个彩页包含两个内容:“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首先两个习惯的培养蕴含着“大语文观”的建构,不仅需要课内教给方法,更要把学生的视点引向生活,整合课...
第二章实数总课时:11课时第6课时:2、4公园有多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会利用估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平方根、立方根的估算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数感.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能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教学难点掌握估算方法,形成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用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引文、名言解析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上)中有许多引文、名言,这些引文、名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或延伸,正确理解这些引文、名言,对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乃至提高自己的素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教材中的引文、名言,作一解析,供同行参考。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P13)译文:生我、养育我的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解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父母...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过程和方法: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
EECUnit5复习课教学设计——初三英语组蒋雪红范春红一、教学理念1、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突出语言使用的实用性,使教材内容与实践生活相结合,体现情境交际的真实性。2、创设情境,开展交际活动,使语言形式与意义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尊重他人。3、充分体现了学生的...
第三章证明(三)总课时:8课时第1课时3.1平行四边形(一)1、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及条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及等腰梯形相关结论。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探索证明过程,感悟归纳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难...
认识一百万总课时:6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能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数据。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操作、计算,体会实际生活中较大的数字信息。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3.情感与态度: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发扬协作精神,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
1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总目录高一(必修一)Unit1Friendship直接\间接引语:陈述句和疑问句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直接|间接引语:要求和命令Unit3Traveljournal现在进行时态表将来Unit4EarthquakesThat|which|who|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Unit5Nelsonmandela-amodernheroWhere\when\why\prep+which|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高一(必修二)Unit1Culturalrelics限制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Unit2TheOlympicGames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Unit...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弹《命运》论《英雄》贝多芬作品弹奏与赏析教案北师大版〖课程标准〗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活动目标〗通过这一主题的活动,培养在历史学习中汲取艺术营养、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感受历史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过程,了解贝多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世界,更进一步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懂得艺术创造对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增...
课题:字母能表示什么●总课时:8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用符号进行一般化表示,发展符号感,并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操作,独立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初步体会数学的建模思想。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推断可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摆火柴棒”的过程中,体会在解决问...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巧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1、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夏感》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解、积累“黛色灵秀贮满终极匍匐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春日融融,秋波澹澹”等词语;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2.过程和方法:联想想象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进入作者为我们营造的热烈...
2.1数怎么不够用了总课时:10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和负数.3.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会正数和负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判断正数和负数.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背景,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体验数学和现实生活的...
2.8有理数除法总课时:22课时第十三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经历探索发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表达能力.(二)能力训练要求学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掌握多个数相乘;商的符号判定方法.会求有理数的倒数,会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不断增强运算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