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理解分数连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学习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33页,能够理解分数连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复习旧知:1...
§1.7分数混合运算练习课第7课时学习目标:进一步稳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能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学习重点: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1)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3)分数混合运算可以应用哪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你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离子键离子晶体[学习目标]1.加深对离子键的认识,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的特点2.认识几种典型的离子晶体3.能大致判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晶格能的概念,了解影响晶格能的因素4.晶格能对离子晶体硬度和熔沸点的影响,能预测晶体熔点上下顺序5.能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6.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课前准备]1、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成氯化钠的?你能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吗?2、根据元素的金...
7扇形统计图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1.认识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优点与缺乏。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3.经历根本的数据统计活动,体验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开展实践能力。〔1〕扇形统计图的认识〔1课时〕...
第5课时分数乘小数课题分数乘小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置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效劳,使学生不仅稳固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而且同时为探究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铺垫。2.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根底,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
专题3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学习目标】1.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微观分析理解质量守恒的真正原因。2.理解中和反响的实质,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根底知识过关】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①在化学变化中,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响后生成各物质质量的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②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只适...
专题5通电△MnO2△高温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0课时物质的推断(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反响现象,学会寻找解推断题的突破口。2.会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常见物质的特征判断物质的存在。3.了解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掌握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方法。【根底知识过关】1.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
专题10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身边化学物质第10课时碱的性质【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指示剂、常见非金属氧化物、酸、典型盐反响〕。2.知道碱的用途,知道碱的腐蚀性。【根底知识过关】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比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名、、、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溶解性溶于水大量的热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吸水性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可做某些气体的枯燥剂。不...
专题12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身边化学物质第12课时盐和化学肥料【学习目标】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能区分典型、常见的酸、碱和盐〔稀盐酸、稀硫酸、NaOH、Ca(OH)2、碳酸盐、Cl-、SO42-、Cu2+、Fe3+等〕。3.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根底知识过关】1.常见盐的用途(1)氯化钠,是的主要成分,用作调味品,也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2)碳酸钠,俗称、。广泛用于玻璃、造...
专题5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1课时物质的推断(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反响现象,学会寻找解推断题的突破口。2.会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常见物质的特征判断物质的存在。3.了解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掌握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方法。【根底知识过关】1.推断题突破口的选择(1)以物质的某些性质为突破口①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__、H2S(臭鸡蛋气味)、_(水溶液叫...
专题3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0课时复分解反响的条件及应用【学习目标】1.知道复分解应的概念,会根据方程式正确地判断复分解反响类型。2.理解中和反响的实质,能用中和反响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3.知道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会能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响。【根底知识过关】1.复分解反响的特点:①两种在溶液中互相,生成另外两种的化学反响。②生成物中有或或;③此反响中各元素的化合价。2....
?细菌?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2.举例说明细菌的生活特点。3.列举细菌对人类的益处、说出细菌的危害【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类型【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相关资料2.6人1组完成细菌结构模型的制作;并准备好纸杯和豆子【学习过程】:〔一〕合作交流,建构模型活动一:识记细菌结构,完成细菌结构模式图,小组成员两两之间...
第3课时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课题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及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内容,重形式。在复习准备阶段,精心设计练习题内容,在高效复习旧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重探究,重归纳。在教学例3的环节中,不但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理解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且重视个例分析,重视归...
第4课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课题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本设计以这一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本课时教学内容较简单的特点,设计了学生自学先约分,再计算这局部内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力真正交给学生。在自学后的汇报交流中,...
专题2baFabH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身边化学物质第2课时氧气和空气〔二〕【学习目标】4.能初步运用简单的装置、方法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碳、硫、磷、铁、蜡烛、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发生氧化。5.能利用简单实验方法区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根底知识过关】3.氧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不同,采用别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这一过程为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专题5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5课时科学探究(二)【学习目标】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测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测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根底知识过关】1....
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学习目标】1.体验由实例分析探究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的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以及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培养抽象、概括能力.2.掌握“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体会集合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学习重点】集合概念的形成.【学习难点】理解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3页,完成自主学习)1....
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墙上“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它向世人昭示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崇高宗旨。跨越时空的界限,20世纪40年代,一位叫张思德的战士,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其追悼会上作了这篇《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词。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通过理解句子意思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理解文章主题...
导学案《苯》使用日期6.21主备人:于喜科【学习目标】:记住苯的物理性质;能说出苯的特殊结构;能说出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知识回顾】(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基础知识】1、苯是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的,与乙烯一样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其产品在今天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2、苯的物理性质:色、气味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毒,是一种重要溶剂,...
《田忌赛马》导学案一、目标预习。1、看拼音写词语。Yíhu?wākǔjīfěngsaǒxìnɡ()()()()diàohuànkuāyaoqīnmie()()()2、补充词语()头()气胸有()竹()()洋洋目()口()转()为()胜3、按课文内容填空。《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共写了()次赛马,第一次田忌()了,第二次田忌()了.他能够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二、合作探究。1、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问题?(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交流)2、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