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中国地理考纲出彩解读考纲核心知识点考情分析备考策略中国自然地理我国的地形与地势、气候、水文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等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注意抓住重要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用联系的观点,探究其形成的原因2.关注我国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分布特点及合理利用的措施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及特征自然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分布...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出彩梳理考点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划分依据1.南方与北方(1)界线:一线(或800mm年等降水量线)。(2)主导因素:气候。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1)界线:与mm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接近。(2)主导因素:季风影响。秦岭—淮河2003.青藏地区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区(1)界线:与阶梯分界线基本吻合。(2)主导因素:地形。地势第一、二级二、四大地理分区1.北方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辽河平原,B,C三江平原,D华北平...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纲出彩解读考纲核心知识点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作用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以某区域的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重点考查自然带与气候分布、成因的关系结合模式图,理解陆地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对应关系。在模式图的基础上理解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理环境各要素自然地的相互作用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二章世界地理考纲出彩解读考纲核心知识点考情分析备考策略世界地理概况海陆分布以世界某区域图或剖面图为底图,考查海陆、气候和洋流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查内容跨度大,多涉及初中地理知识对不同海陆、区域的轮廓分布、地理特征的认识与记忆,对不同气候的分布、特征的理解,以便在解题时可以联系实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去分析,把握基本的特点。注意区分不同气候的成因、相似点与不同点世界气温与...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考纲出彩解读第1讲地球与地图考点出彩梳理考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考点二地球仪1.地轴与两极P为,N点为北极点,S点为南极点。地轴经线纬线形状形状圆方向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特点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相互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所...
单元提升知识整合网络构建技能解密能力提升光照图的判读1.光照图的判读步骤2.判读光照图的关键:一两线、三关系、四点(1)两线——晨线、昏线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①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②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2)三关系①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存在一定的夹角(0°—23°26′),该夹角随季节发生变...
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纲出彩解读考纲核心知识点考情分析备考策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区域的荒漠化、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区域存在的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重点考查区域荒漠化、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热带雨林毁坏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等,命题多以真实的文字材料、区域图、知识网络图、景观图等为背景切入,重视对分析图表资料、提...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考点出彩梳理考点一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联系类型(1)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着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或廉价劳动力。2.工业集聚(1)工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2)工业集聚的意义: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节约生产建设投资。产品与原料基础设施3.工业地域(1)工业...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出彩解读考纲核心知识点考情分析备考策略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认识自然的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常结合区域图、统计图,考查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能力要明确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毁坏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不...
单元提升知识整合网络构建技能解密能力提升区域资源开发的分析方法1.一般的分析思路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2.具体的分析内容(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
第4讲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考点出彩梳理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2.世界主要气候型和特点(1)热带热带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气候:终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雨林季风草原沙漠(2)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温带...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考点出彩梳理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影响→三圈环流a.低纬度环流圈b.中纬度环流圈c.高纬度环流圈地转偏向力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为带C为带E为带G为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赤道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极地高气压副热高气压(2)六个风带B为带D为带F为带...
第九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考纲出彩解读考纲核心知识点考情分析备考策略工业区位因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以区域图、统计图或文字材料为载体,从工业类型的角度探讨工业区位选择,结合河流、盛行风向,考查工业发展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注意归纳总结工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掌握常见工业区位统计图、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以示意图、区域...
第2讲区城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点出彩梳理考点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国内背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知识密集型3.有利地理条件(1)良好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2)最大侨乡之一:广大华侨和港澳台...
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考点出彩梳理考点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森林资源作用与现状(1)森林的作用①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②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和环保功效。a.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生态作用b.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地区生态功能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
单元提升知识整合网络构建技能解密能力提升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1.解读图表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1);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2);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3)。有的关联示...
单元提升知识整合网络构建技能解密能力提升区域农业问题的分析思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该部分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地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自然地理条件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