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8课罗斯福新政1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1.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的作用。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专题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1一、三民主义——在斗争中趋时更新的民主革命旗帜时期发展历程20世纪初旧三民主义(1)内容: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2)评价:①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
第二十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2013—2017年中考命题分析与2018年趋势预测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命题趋势斯大林格勒战役2015年组合列举12(3)1分本单元内容在近年中考中多有涉及,题型多以材料解析和活动与探究为主。从内容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扩大、转折、结束的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备考时,应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演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面临重大威胁时的团结给我们...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1时空观念1917年3月二月革命1917年11月十月革命1921年春1922年底苏联成立1928年1936年颁布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1937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两个“五年计划”苏俄苏联沙俄2【中外对比】世界中国成功的探索:1.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两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的成...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1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理解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难点)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分析、说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重点)2知识清单预习自测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哲学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2)内容。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
第2课近代思想文化1课标要求1.知道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2.通过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一、启蒙泰斗伏尔泰1.著作:《》《》《路易十四时代》等。2.主张:大胆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黑暗与腐朽,以满腔的热情呼唤与,预见的必然到来。3.影响:《》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的重要开创者之一,被誉为“”“”。哲学通信哲学辞...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过程(1)欧共体: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起。(2)成立:①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朝经济和的方向又迈进一大步。欧洲共同体政治一体化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②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成立。(3)扩展:①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开始进入流通领域。②到2007年已发展到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文化1考点一古代思想(3年0考)1.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我国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治国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2)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创办_______,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3)相关著作:其言论被弟子们收集整理为《_______》一书。(4)影响:孔子的学说经过后人的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1[三线交织建通史]政治线经济线文化线2[三层精研明高考]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考多少全国卷选择题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近几年基本稳定,一般是4个小题,集中在24~27题上,分值稳定在16分。非选择题侧重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历程比较及中西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的横向比较,分值最低12分,最高25分。3考什么非选择题常考主题选择题常考区域(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和比较(2)明清人口膨胀和移民问题(3)中西方思想文化...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两个凡是”“左”倾错误2胡福明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是什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41976年1977年2月1978年5月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央工作会议5中央工作会议,于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
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1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2情景导入课程目标2005年4月2日21时37分,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200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葬礼。历史上的天主教曾经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近代以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1.历史背景: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及其腐败的表现;理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宗教改革的关系;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变法内容:...
第25课时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重难突破重难突破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聚焦考点聚焦1考点整合重难突破考点整合考点聚焦第25课时┃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2考点聚焦考点1苏美“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及影响1.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1)二战后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第25课时┃两极格局的形...
1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2.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重点)3.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难点)2知识导图3基础知识自查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1)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新民主主...
12【阶段特征】二战后,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各国相继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中出现重大挫折,政治动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与此同时,世界殖民体系在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3赫鲁晓...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1一、“繁荣”及其崩溃2一、一战后资本主义“繁荣”及其崩溃2.表现: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
第二篇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考考点备查经典题解析易错题分析中考考点备查2中考考点备查经典题解析易错题分析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地点:北京(2)主要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3)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单元总结(四)12一、孙中山一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66年~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为寻找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第二阶段:1911年武昌起义~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从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第三阶段: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性转变。3二、“孙中山精神”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2.为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