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2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重点:分析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影响。2.难点:了解“庆历新政”的概况及其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31.原因(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__________,导致沦为佃农的自耕农生活十分困苦。(2)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__________,导致中小农户赋税沉重。(3)__________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表现北宋...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本专题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以来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重大成果的重要专题,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区域。就内容组成而言,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就命题趋势而言,国共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各项政策,联系时政热点进行考查的概率较高,考生要注...
专题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热点链接热点链接要点整合要点整合拓展提升拓展提升1热点链接热点链接知识网络要点整合专题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热点一2017年7月7日至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峰会。这是习近平连续第5次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纵观此前几次峰会,习近平提出中方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在全球引...
1问题导读:1、古代连接欧亚非著名的陆路商道是什么?这条商道在什麽时候形成?主要商人是谁?交换的商品主要有哪些?有何作用?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谁?3、13世纪,往返于东西方商路上的生意人是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谁?他中国生活了多少年?4、记叙马可波罗在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是他本人所著吗?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2一、“...
国民革命的洪流•国共合作展宏图1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2创建前提:1924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黄埔军校的创建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办学宗旨:革命者来黄埔军校的创建办学目的;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4创始人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黄埔军校的创建时间地点1...
第8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2.认识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1.重点:邓小平在革命中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活动。2.难点:邓小平的贡献及对其评价。2知识点一“文革”岁月1.遭受挫折和摧残(1)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邓小平成为所谓“”中的第二号人物,实际被停止工作,很快被“打倒”。(2)在中南海含秀轩度过了三...
1一、隋的统一:西晋东晋南方:北方:十六国并存宋齐梁陈581(鲜卑族)北魏三国魏蜀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北朝589南朝21、隋朝的统一:•时间:•人物:•标志事件:589隋文帝灭陈3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42、隋朝经济的发展: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时间项目隋初隋盛世结论人口3000多万人4600多万人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兴洛仓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主题16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思想——文艺复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兴起经济——新航路开辟——把世界连成一体,促进欧洲经济繁荣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2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文艺复兴6年4考2017.22、2014.19、2013.19、2012.19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①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发源地②意大利核心思想③人文主义实质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④...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1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哪些先进的动力机器?2、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成为又一重要能源。3、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内燃机汽车的设计者是谁?4、阅读教材P110页,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5、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会带来哪些影响?合作探究学习内容2内燃机3想一想,哪些运输工具宜用汽油机、哪些运输工具家用柴油机做发动机?4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成为又一重...
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1预习检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改革先从()开始,以调动农民的(),促进农村()发展。改革开放农村生产积经济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年,安徽()农民实行分田(),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生产积极性大大()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大丰收1978提高自主权包产到户凤阳小岗村生产责...
第十七单元古代文明交流与传播、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2013—2017年中考命题分析与2018年趋势预测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命题趋势阿基米德2017年单项选择72分本单元在中考中占据的比重小、分值少,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近年安徽中考考查的重点集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科学技术等内容上,以单项选择为主伊斯兰教2016年单项选择72分古代文明交流2013年单项选择82分2考点1考点2考点1文明的冲撞与融合考纲要求:A.识记希...
专题十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长沙2017.43)1中宣部24日召开《将改革进行到底》政论专题片研讨会,总结交流成功做法和经验。中央组织拍摄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专题4中国古代法学思想与罗马法学思想的异同主干串讲史料分析高考链接主干串讲一、罗马法1.内涵:罗马法包括自然法、公法和私法。(1)自然法:自然法是罗马法的精髓,它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产物。它倡导法律至上和人的自然权利,如理性、平等、自由、正义等,从原则和本质上规定了人的尊严与自主。(2)公法和私法:公法指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私法指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1时空坐标2主要线索1.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三年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建设,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2.全面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3.改革开放以来,以1992年党的十四大为分水岭,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对外封闭到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社会主义现代...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1第16课两晋南北朝的更替2265316280西晋三国吴304十六国317420东晋北朝386南朝581宋齐梁陈589两晋南北朝政权交替示意图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4795025575345505574394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建康洛阳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东晋二、西晋的灭亡与东晋的建立1、西晋...
第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考情在线考情在线综合拓展综合拓展考点梳理考点梳理1考点梳理综合拓展考情在线第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考点梳理考点梳理综合拓展考情在线考点1五四运动(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影响和“五四精神”)1.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1)起因: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①第一阶段:5月4日—6月3日,中心在北京,主力为学生,主要斗争方式为罢课。②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中心...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介绍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3.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2本课的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本课的难点...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三中国现代史1面对面”过“考点一考点1“两弹一星”(识记)含义: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指导弹;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2人造地球卫星:(1)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2)1975年,我国...
一、心灵的激荡1.背景(1)英国的向欧美各国扩展。(2)受法国革命影响,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工业革命1(3)社会现实与倡导的社会理想之间产生强烈反差。2.特点(1)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积极追寻理想世界。(2)在英、法两国成就最高。启蒙思想家个人情感23.代表人物代表作特点其他代表人物:英国的_____和济慈;俄国的民族诗人_______;德国的霍夫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