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空气污染与保护主题光合作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空气污染与保护教学内容1、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2、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3、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主要途径4、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5、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知道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1、上次课后作业习题讲评。2、谈谈绿色植物对我们...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及计划初中科学教学计划科学本身不具有目的性。科学目的是人类把自身的发展需要赋予科学探索所形成的,这是科学的社会属性本质。今天X给大家整理了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及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及计划范文一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现状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兴趣。第二,学生的...
黑龙江省小学生科学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此,《科学》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必须具...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科学探究进行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并没有花大量时间进行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对力臂的画法并未加强训练,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始终是把学生放在一个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引领着学“”生进行研究的一个主导地...
1.7电的安全使用A组1.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目的是(A)A.防触电B.防短路C.节能D.稳固2.如图所示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B)3.下列关于生活用电常识的认识中,符合要求的是(B)A.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以免触电C.安装电路时,开关必须接在零线上D.小王家的空气开关跳了闸,一定是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
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摩擦起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静电(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A.自然界只有正电荷、负电荷两种电荷1.“正电荷: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为正电荷,正电荷用+”号表示2.负电荷: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为负电荷,负电荷用“—”号表...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主题表示物质的符号教学内容1、了解化学式的概念,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式的读法;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一些规律;3、了解离子符号的表示;4、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判断元素的化合价。1、上次课后作业习题讲评。2、什么是化学式?3、怎么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点1: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
空气与氧气主题空气与氧气教学内容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2、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了解空气的应用,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4、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5、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
第一章《电与磁》第4-5节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磁生电现象制成的C.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只与电流有关2、如图所示四个选项中,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是()A.电熨斗B.电风扇C.手摇发电机D.验电器3、如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
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组1.“”超临界水(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C)2.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D)构成A.分子――→构成物质――→原子构成B.分子――→构成原子――→物质构成C.原子――→构成分子――→物质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的电(直流电)两种。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1.5V...
4.1电荷与电流(2)1.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只有电路断开时,电路中才能有电流C.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即使电路断开,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B)3.如图,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上,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
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氮原子B.氮分子C.氮元素D.氮气2.常用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AgB.ClC.AlD.AL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镁OMgB.双氧水:H2O2C.甲烷:CH4D.氧化铝:Al2O34.表示氢原子,有示氧原子,下图表示水分子的模型的是()A.B.C...
第一章《电与磁》第5--7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发电机的作用是()A.把电能变为机械能B.把机械能变为内能C.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把机械能变为电能2.自动空气开关在家庭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A.电路发生短路时自动切断电路B.保证电路的电压不变C.保证电路的电阻不变D.保证电路的电流不变3.安装家庭电路时,从进户线到用电器之间有闸刀开关、电能表、熔断器,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A.闸刀开...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陈林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认识到从肉眼观...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4-6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2.下列植物中茎的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A.葡萄B.爬山虎C.牵牛花D.丝瓜3.茎中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A.树皮B.维管束C.形成层D.髓4.在植物体中,以下物质主要通过导管运输的是()A.氧气B.淀粉C.水D.二氧化碳5.位于我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颗...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氢气2.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3.空气的成分体积计算,大约为21%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6“”人的...
第四章7节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5秋?重庆月考)电流、电路、电压都是一家人,对于这家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断开后,电路中的电流为零,因此电源电压也为零B.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电压表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选择的量程越大越好D.在两个灯泡并联电路中,不论灯泡是大是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相等2.(2015?普陀区一模)电源适配器(俗称充电器)在给手机充电时,电压约为()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