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科学记数法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七年级数学上(BS)教学课件学习目标1.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会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大数还原成原数.(重点)2.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难点)天上的星星知多少?在悉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指出整个可见宇宙空间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这个数字比地球上所有沙漠和海滩上的沙砾总和数量还要多.如果想在字面上表示...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与思考题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较模拟系统有何优点?举例说明。解答:由计算机参与并作为核心环节的自动控制系统,被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模拟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设计和控制灵活,能实现集中监视和操作,能实现综合控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例如,典型的电阻炉炉温计算机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炉温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如下:电阻炉温度这一物理量经过热电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
一、科学方法(17种)在教学与检测中,要求学生记住下面17种科学方法的名称、常见实例,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这些科学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内容。1.控制变量法:(1)定义:在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因素关系时,将一些因素固定不变,分别只研究该量与一个因素的关系,从而使问题简化。(2)举例: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将电阻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将电压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转换法:(1)定...
cab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质量调研(五年级科学)主题一:物体的沉浮(共12小题)1.小明把一些物体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1-1.下面三种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A.小石块B.小铁钉C.泡沫塑料块1-2.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掉一半后放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A.沉入水底B.浮在水面C.半沉半浮2.小明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再放进水里观察它们的沉浮。2-1.小明提出的研究问...
第39讲人体与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二)一、选择题1.(2013广东梅州)发炎时,血液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的是()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浆解析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能吞噬病菌。答案B2.(2013浙江台州)下列生物的效用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是()A.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有利于传粉B.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米2,有利于气体交换C.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分布在叶的背面,有利于水分的吸收D.每个肾脏含有1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有27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0人,该班大部分学生比较好学,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平时能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对科学产生较强的好奇感;但有少部分学生对科学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不透,有待加强科学知识的教育。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效用、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
同名向斥,异名相吸朝向南北方北北南南制作简易的指南针用双面胶固定底部→小磁铁棒固定试管底部,再套在原子笔上。→将小磁铁棒平放在浮板上,且放在水面。→试管上或是浮板上的小磁铁棒,静止时和指北针的指针一样,朝向南北方向,磁铁的N极指向北方,磁铁的S极指向南方。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故事: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大约在战国末期,中国人便已发现磁石及其吸引铁制品的特性。东汉初年又发现...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说课稿白鹿泉乡西胡申小学张焕冬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本课是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中的最后一课,也是在学生掌握了冰、水和水蒸气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水之后的基础上,围绕“变化”这一概念进行的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综合学生自己的能力,...
八(下)科学资料一、模型与符号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4...
1简单电路2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很不方便的啊!小灯座电池盒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3小灯座安装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在两端连接上导线。电池盒安装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4让小灯泡亮起让小灯泡亮起•实验材料:灯泡1、小灯座1、电池盒1、电池1、导线2实物连接图5简单电路图6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元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放大镜》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10分)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放大,能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3、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4、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知识衔接问题浅谈杨柳摘要: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必须在一定的学习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这种准备可以有效地保证学习的成功,并使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合理。新课改以来,中小学虽然都是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进行教学,但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异。小学科学课的物质世界部分从内容上来说是初中物理的基础,科学课程开设得如何关系到学生升入初中后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但由于多数情况下小学和初中分开...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视野。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7713-87GB7713-87:科学论文编写格式:科学论文编写格式1)1)封面封面2)2)中文摘要中文摘要3)3)英文摘要英文摘要4)4)关键词关键词5)5)目录目录6)6)前言、引言、绪论前言、引言、绪论7)7)正文正文8)8)结论结论9)9)致谢致谢7)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8)8)附录附录A(A(可选可选))9)9)附录附录B(B(可选可选))封面封面标题、署名标题、署名标题标题::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2010.04.09(总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知识再现:每个空格2分,共26分。1.世界是由构成的。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3.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4.硫酸铜溶液是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色物质附着,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5.根据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二、精挑细选:每小题4分,共20...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一、填空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2、物体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二、判断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2、火焰和声音都是物质。(√)3、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5...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温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效用,通过放大镜看到的视野(变小)。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2、放大镜是我们...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填空: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3、放大镜镜片...
2018年上学期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任教班级学生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上期成绩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上期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对四年级几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