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一、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余数.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一、BettyandKittyaretwins.They’re12yearsold.Theylookthesame.Buttheyhavedifferenthobbies.Bettylikescollectingstamps.Shehasmanybeautifulstamps.They’refromdifferentcitiesandcountries.ButKittylikesgrowingflowers.Theflowersareallverybeautiful.BettyandKittybothlikereadingbooks.Bettylikesreadingstorybooks.ButKittylikesreadingsciencebooks.OnSunday,theyusuallyridebikestothepark.Theyc...
五年级计算题练习一班级姓名得分一、直接写出得数。-=2+=+-=-=1--=+-=+-2=+=三、计算,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2--+++-(-)五年级计算题练习二班级姓名得分一.直接写出得数。...+=+=1-=-=+=-=+=1-=二.解方程或比例。(9分)Ⅹ-=+Ⅹ=2Ⅹ-=三.计算下列各题,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2--(3)-+(4)68...
观察物体(三)五年级数学下册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2、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2)(3)(5)(1)(4)(6)复习铺垫复习铺垫上正左复习铺垫复习铺垫情境导入情境导入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图形。探索新知探索新知还可以怎么样摆?探索新知探索新知0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你有什么发现?①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8分)1.0.04立方米=()立方分米=()升3750立方分米=()立方米3.5升=()毫升125毫升=()立方分米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3.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长9cm、7cm和0.7dm,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4.做一个长为5分米,宽为4分米,高为2分米的长方体框架,要用铁...
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在数与代数等四大领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学困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
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植物动物植物动物营养繁殖分裂出芽根茎叶芽卵生卵生胎生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用根繁殖用茎繁殖用叶繁殖你知道哪些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的植物吗?要求:一、小组讨论,将交流结果写下来。二、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叶子落地就能生根。水仙球茎浸入水中,会生根发芽开花。吊兰细长的茎上会长出小苗。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一块带“眼”的马铃薯可以发芽生长。动动手:从下面的活动中选一个来做。*用...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Listenandwritethenames.Callyourfriendsandplanyourweekends.Readandcompletethedialogue.Findoutyourparents’timetablesandrole-playwithyourpartner.Recycle1Sarah’sweekend视频Sum-upWarm-up/RevisionPresentationTestHomework●Page32●Page33Warm-up/RevisionReaddomorningexercisesAriddle竹外桃花三两枝映日荷花别样红最是橙黄橘绿时梅须逊雪三分白ForEnglishwordsspringsummerautumnwin...
约分最大公因数姓名: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2)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约分化成最简分数为()。(3)用最小的合数作分母的最简真分数有()。(4)用最小的两位数作分母的最大真分数为()。(5)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14,这个最简分数可能是()。(6)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1)最...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套教案说课稿目录小学美术说课模板........................................................................................................................................................................3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直接算出得数:二、填空。1.2个是(),里面有()个。2.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才能相加。4.25分钟=小时45厘米=米5.比米短米是()米,米比()米长米。6.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是(),它与的差是()8.有三个分母是2...
质数和合数练习题一班级姓名家长签名一)填空。1、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5、在15、36、45、60、135、96、120、180、570、588这十个数中: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3、5整除的()。6、下面是一道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A÷B=CR若B是最小的合数,C是最小的质数,则A最大是(),最小是()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7,这三个连续的奇数...
《2、5、3的倍数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填一填:1、个位上的...
8÷15=()()=()÷()37()÷9=796÷()=6215角=元()()10g=kg()()12分=时()()30cm=dm()()60cm2=dm2()()2个月=年()()35米可以理解为:把()米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把()米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47千克可以理解为什么?15335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3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个苹果。()(2)5个学生平分25块蛋糕,每人分到...
练习七•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七1、下面哪堆体积大?为什么?•练习七2、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的体积最大的物体是什么?体积最小的物体是什么?•练习七_______________3cm37cm34cm33、组成下面各图的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cm3,把每个图形的体积填在横线上。_____4cm3•练习七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cm³dm³m³5•练习七5、说一说在生活中能找到哪些体积分别是1cm³、1dm³、1m³的物体。•练习...
图中的儿童分别在做什么?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进古诗中去看一看吧!语文五年级下册11古诗三古诗三首首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第一课时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
五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学反思亚东第二小学——任延友1、在本课堂中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能做到及时、中肯、以鼓励表扬“”性语言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程度很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2、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尽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但是没有达到提高练习的强度。3、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进去了,学生也已经学习了运球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