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达标测评2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感悟新知(教师参考)目标导航重点:计算天体的质量难点: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问题3情境链接如图所示,为太阳及其八大行星,你知道海王星、冥王星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太阳非常巨大,怎样得到太阳的质量大小?信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1.发现未知天体.2.预测天体的运动轨道.3.估算天体的质量.4教材梳理一、预言彗星回归和未知星体1.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根据牛顿的...
1新情境激趣引航在现代化大城市中,交通与工业废气及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交通拥挤和堵塞造成的道路混乱;电磁波辐射造成的污染;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带来的光污染;空调、钢筋、水泥等热污染引起的“热岛效应”,这一切现象表明了什么原理?2新知识预习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有序和无序,宏观态和微观态的概念.2.知道宏观态对应的微观态的数目与无序程度的关系.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3...
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1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情解读必考加试对分离假设的验证bb1.概述对分离假设的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接受“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分离定律的实质bb显性的相对性aa2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__________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
第5课时自由组合定律()Ⅱ1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情解读必考加试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cc1.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习惯。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cc21.正推型题(亲⇒子)(以AaBb×Aabb为例...
1[目标定位]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和动量变化量均为矢量,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2.知道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是矢量.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掌握其表达式.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碰撞、缓冲等生活中的现象.21.定义运动物体的和的乘积叫动量;公式p=;单位:,符号:.2.矢量性方向与相同.运算遵循定则.一、动量mv质量速度千克米/秒kgm/s平行四边形速度的方向33.动量的变化量(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与的矢...
习题课共点力平衡的应用课堂探究达标测评课堂探究核心导学要点探究一、多物体的平衡【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空木箱A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空木箱对角线有一光滑细轨道,轨道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45°.轨道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B沿轨道自由下滑,木箱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求物体下滑的过程中:(1)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2)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核心点拨〛(1)物体B沿轨道加速下滑,利用分解法可求出轨道对物体的弹...
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2二、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1.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分析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2.控制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分析加速度a与M的关系。3三、实验器...
第6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1.(2016江苏)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A.N2OB.NO2C.N2O5D.NO2.(2014湖南)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D和7.9g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A.1∶1B.1∶2C.1∶4D.1∶5BA23.(2017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灵活运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2二、实验原理3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确定其关系.4三、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块、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纸带...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基础考点常考考点20172016201520142013命题概率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Ⅰ卷T25(20分)Ⅱ卷T24(12分)Ⅲ卷T25(20分)Ⅰ卷T18(6分)Ⅲ卷T20(6分)Ⅲ卷T24(12分)Ⅰ卷T20(6分)Ⅰ卷T25(20分)Ⅱ卷T20(6分)Ⅱ卷T25(20分)Ⅰ卷T17(6分)Ⅰ卷T24(12分)Ⅱ卷T17(6分)Ⅱ卷T24(13分)Ⅱ卷T14(6分)Ⅱ卷T25(18分)独立命题概率100%综合命题概率100%超重和失重(Ⅰ)未曾独立命题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Ⅲ...
第3课时分离定律()Ⅲ1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情解读必考加试分离定律的应用cc1.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cc杂交实验的设计c21.显隐性的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__________性状。②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__________性状。考点...
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2第一节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基础梳理】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42.意义(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______________.(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_物体运动...
10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1我们已经知道的能量形式机械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风能、电能、光能、内能、核能、生物能、化学能、太阳能等等2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食物具有化学能,我们的身体把这种化学能转化成为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内能和机械能。3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风能转化为电能4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5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电能转化为内能6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电能...
第4节焦耳定律第1课时电流的热效应11.电流通过导体时转化成,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电能内能22.实验表明:在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在通电时间、电阻相同的情况下,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注:电流通过任何电阻不为0的导体都会产生热量,但对于不同的电路,消耗相同电能转化成的内能是不同的,如电炉等电热器,可以认为电能全部转化为内...
第七章8机械能守恒定律1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能够根据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3.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2内容索引Ⅰ自主预习梳理Ⅱ重点知识探究Ⅲ当堂达标检测3自主预习梳理Ⅰ41.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动能,物体的转化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5分)1考点1欧姆定律考点清单◎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1.最先研究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德国的①______,并进一步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2.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②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③________.欧姆正比反比23.公式:I=④______U表示⑤_____,单位是伏特(V);R表示⑥_____,单位是欧姆(Ω);I表示⑦_____,单位是安培(A);4.变形公式:...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1(教师参考)一、课程标准1.内容标准(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3)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2.活动建议(1)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2)收集我国和...
章末整合提升1ەۖ�ۖ�ۖ�ۖ�ۖ�ۖ�ۖ�ۖ�ۖ�ۖ�ۖ�ۖ�ۖ�ۖ�ۖ�۔ۖ�ۖ�ۖ�ۖ�ۖ�ۖ�ۖ�ۖ�ۖ�ۖ�ۖ�ۖ�ۖ�ۖ�ۖ��ۓ能源ەۖ�ۖ�ۖ�۔ۖ�ۖ�ۖ��ۓ定义: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分类ەۖ�۔ۖ��ۓ按获得途径ቊ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按再生与否ቊ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的历程:薪柴→煤→石油→电能→核能21世纪的能源趋势:化石能源可能枯竭,新能源开发加强核能ەۖ�ۖ�۔ۖ�ۖ��...
实验突破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8~2017)第13讲第二节欧姆定律相关实验1实验突破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8~2017)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命题点11.(2016重庆B卷17题9分)小薇和小亮两位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20Ω2A”.2实验突破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8~2017)第1题图3实验突破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8~2017)(1)如图甲所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