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2、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3、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
八年级上册01、〖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02、〖转弯抹角〗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03、〖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04、〖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05、〖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06、〖情郁于中〗有的情感积聚在心中。07、〖微不足道〗微:细,小;...
一、理解性默写《诗经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5.《...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大串烧01文学常识顺口溜一、作品串联法1.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2.《骆驼祥子》家中《四世同堂》,于《春华秋实》之际来到《龙须沟》的一个《茶馆》前,看见《女店员》《方珍珠》正挥舞着《神拳》为老舍表演。3.《三里湾》的《小二黑结婚》,赵树理前去贺喜,听到了充满“山药蛋”味儿的《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4.《雷雨》过...
1.《邓稼先》元勋yuánxūn奠基diànjī选聘xuǎnpìn谣言yáoyán背诵bèisòng昼夜zhòuyè昆仑kūnlún挚友zhìyǒu殷红yānhóng可歌可泣kěgēkě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不能用于一般人的一般事)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很少有人知道。至死不懈zhìsǐbúxiè: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过。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担得起...
一、标题题型一: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1、含义: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二、内容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格式: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样)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小说:开...
部编版七年级(下)必背19篇01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1、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2、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3、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
说明文文体常识及阅读技巧总结第一部分:说明文基础知识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
一、成分残缺【注】此类病句经常缺少主语。1.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使散落民间的普通艺人受到重视。2.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无主语,应把“我”放到“心里”之前)3.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即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无主语,建议改成“《金瓶梅词话》由于存在缺陷,”)二、搭配不当【注...
古代官品现代级别官别清代部分官职相当现代职务正一品正国级文职京官宰相国务院总理太师、太傅、太保人大、政协的正职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太尉、司徒、司空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从一品正国级减文职京官各部尚书国务院副总理兼部长少师、少傅、少保人大、政协的副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郡王、国公、...
01文学常识图片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包括《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者都是毛泽东。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诺贝尔(1833—1896),瑞典(国)化学家、工...
1教师版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
01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别无长物】除此以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俭朴或贫困,不是说“别无长处”。【不刊之论】刊,订正;修改。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
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14篇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⑤,金就砺则利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⑧。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先秦篇一、散文(一)历史散文(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
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韩愈《早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之。B.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宋代时枢密使由文臣担任,权力范围与宰相相当。C.磨勘院,宋初设立的官署。为隶属吏部的铨选机构,负责京朝文武官考核。D.三代,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最早见于《论语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