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爱憎分明憎:恨,厌恶。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态度十分鲜明。2.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疾病。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3.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办坏了。4.跋山涉水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翻越山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5.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6.班门弄斧班:巧匠鲁班。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狂妄无...
1.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2.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3.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4.历久弥新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5.理所当然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唐刘禹锡《泰娘歌》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鹈鹈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3、烂柯出自任昉《述异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
唐朝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618年-683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史称唐高祖。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盛唐(684年-755年)683年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于唐中宗、唐睿宗朝临朝称制。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政变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
一、预备知识1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2...
1.古代哲学(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古代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端。这个阶段的哲学家致力于探索宇宙的本质、伦理和知识的来源。自然哲学:早期哲学家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尝试解释世界的基本构成。“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亚里士多德发展逻辑学与科学哲学。希腊与罗马哲学:斯多葛哲学(追求理性与德性)...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译文】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天上)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竟然能够)在太守陈藩家中下榻。【典故】《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
1、最气势磅礴的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写作此诗。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展现诗人不向权贵低头的傲气与洒脱。2.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同样是李白的诗句,尽显自信与狂放。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相信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实现理想。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乐观豁达。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强调及时行乐。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摘自《汉书传东方朔传》解释:水太清,鱼就无法生存,人太过精明,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赏析:事物都有其应有之态,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适得其反,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应该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适度而行。-2-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摘自《汉书传叙传上》解释:功业、名望是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弄虚作假得到的。-3-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开元十八年,孟浩然仕途失意,漫游吴越时,写下此诗。这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历来为后世学者赞誉。《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天夜晚,杜牧坐的船停泊在秦淮河畔,看着秦淮河的歌女们的纵情演唱,杜牧感慨陈朝亡国之思,忧虑唐王朝的命运。“商女不知亡国恨,...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自《中庸第二十章》解释: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摘自《中庸第二十章》解释: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3-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4.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6.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7.松风...
愚公移山【原文】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不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大意】北山愚公长叹一声,回答说:“你太顽固了,顽固得一窍不通,你简直还不如那个寡妇和不懂事的小孩。即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呀!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二首》【作者生平】曹松,晚唐诗人。唐昭宗天复元年,年逾70的曹松考中进士,被授予校书郎。两年后,就去世了。他的诗歌“风格似贾岛,工于炼字,意境深幽”。【名句解析】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金陵晚望》【诗人生平】高蟾,晚唐诗人,与郑谷友善,考试屡屡落第。为人讲义气,高蟾工五、七言律绝,...
1-小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2-赏月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五首》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
■最开心的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最难找的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最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
01人生适意即为之,醉死愁生君自择。宋|陆游《饮酒》释义:人生在世,应顺从自己心意去做事,是要在醉生梦死中忘却烦恼,还是在忧愁困苦中度过,全由你自己来抉择。02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释义:山上一层又一层盛开着娇艳的桃花与李花,云雾缭绕之处,袅袅炊烟升起,那便是山民的家。03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白居易《放言五首》释义:草丛间萤火虫闪烁微光,看似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