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物质”的相关文档,共1395条
  • 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电解质(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电解质(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课件 鲁科版必修1

    第2节电解质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课标要求]1.掌握离子反应的含义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3.了解常见离子Cl-、SO2-4、CO2-3的检验方法。11.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性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离子方程式是指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

    2024-04-1301.06 MB0
  •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标要求]1.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及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了解Na2O、Na2O2的性质。4.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5.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11.钠与O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白色)2Na+O2=====点燃Na2O2(淡黄色)2Na+2H2O===2NaOH+H2↑Na与水反应现象可概括为...

    2024-04-1301.53 MB0
  • (38)--4.4不同驱动方式下的物质平衡方程

    (38)--4.4不同驱动方式下的物质平衡方程

    油藏工程4.4不同驱动方式下的物质平衡方程4.4不同驱动方式下的物质平衡方程根据油藏不同驱动类型,可对物质平衡方程通式进行化简,从而得到其相应条件下的物质平衡方程式未饱和油藏封闭弹性驱动弹性驱动+弹性水压驱动饱和油藏溶解气驱溶解气驱+天然水驱溶解气驱+气顶驱动溶解气驱+气顶驱动+天然水驱4.4各种驱动方式下的物质平衡方程一、封闭弹性驱动形成条件:无边底水、注水,无气顶,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PCSCSmBBBmBBBB...

    2024-04-120536.35 KB0
  • (37)--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2)

    (37)--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2)

    油藏工程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一、方程式的建立原则:开发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油藏中的流体体积=原始条件下油藏的流体体积。原始条件下气顶区域气体积+油区油的体积=压力为P时气顶区域气体积+油区油的体积+边底水入侵量、注入水注入量+压力为P时气顶区、油区孔隙体积变化和束缚水体积变化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二、物质平衡方程通式原始条件下气顶区域气体积+油区油的体积=压力为P时气顶区域气体积...

    2024-04-120491 KB0
  • (36)--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1)

    (36)--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1)

    油藏工程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4.3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一、基本物理量和符号的定义高压物性数据、、、、、、等ogwstowBBBRCCC生产数据、、、、等ppipwNWWRf油藏数据N、等m水侵数据eW压力数据P、iP—原生气顶的体积与地下原油体积的比值—累积生产气油比(标方/标方)下标i表示原始状态,没有下标i表示目前状态。mRp二、方程式的建立原则:开发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油藏中的流体体积=原始条件下油藏的流体体积。原始条件下气顶区域...

    2024-04-120560.2 KB0
  • (35)--4.2物质平衡原理油藏工程

    (35)--4.2物质平衡原理油藏工程

    油藏工程4.2物质平衡原理(1)油藏内的储层物性和流体物性均质(2)任意时刻油藏各点压力相同,压力变化在瞬间达到全油藏的平衡(4)不考虑油藏的温度变化(3)各个部位的采出量注入量均衡,且在瞬间达到平衡,即开发指标是油藏空间的平均值4.2物质平衡原理一、假设条件4.2物质平衡原理二、平衡原理视油藏为一个容器(封闭或者不封闭),如果不考虑压力变化时油藏孔隙体积的变化,其容积为定值。开发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采出流体的体积+...

    2024-04-120492.52 KB0
  • (1.43)--4.4.2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二)——水侵量计算

    (1.43)--4.4.2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二)——水侵量计算

    第一节油藏饱和类型及驱动类型的划分第二节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建立第三节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第四节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物质平衡分析计算天然水侵量随着油气开采的进行,油区地层压力下降,并向外传播,导致天然水域压力下降,引起天然水域地层水和岩石膨胀,在天然水域和油区之间形成压差,在压差作用下,天然水域的水向油区侵入,形成水侵。水侵示意图水侵量计算可以分为:与时间无关的水侵、稳态水侵、准稳态水侵...

    2024-04-1201016.66 KB0
  • (1.42)--4.4.1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一)

    (1.42)--4.4.1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一)

    第一节油藏饱和类型及驱动类型的划分第二节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建立第三节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第四节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物质平衡分析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评价天然能量大小判断油藏的驱动机理计算油藏的地质储量计算天然水侵量对油藏进行动态预测一、评价天然能量大小封闭型弹性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为:PNBCNBtoiopNpBo——采出油量;PNBCoit——表示封闭型弹性驱动产量的理论值。二者的比值为:PCNBNBNto...

    2024-04-120627.15 KB0
  • (1.18)--4.3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

    (1.18)--4.3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

    第一节油藏饱和类型及驱动类型的划分第二节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建立第三节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第四节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物质平衡分析一.封闭型弹性驱动油藏这种油藏既无边水、底水,又无气顶,原始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在油藏开采过程中,驱油动力主要是油藏的弹性膨胀力,即孔隙层及其中所含流体的弹性膨胀力。根据油藏的特征,满足以下条件:biPP0iipeGWWW0msispRRRPSCCSBBBNBNwifwiwoioiOp...

    2024-04-121245.83 KB0
  • (1.17)--4.2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建立

    (1.17)--4.2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建立

    第一节油藏饱和类型及驱动类型的划分第二节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建立第三节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第四节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物质平衡分析1.气顶指数在地层条件下,原始状态时气顶内自由气的体积与原始状态时含油体积之比称为气顶指数(m)。一.基本概念NBoiGBgi气顶指数概念示意图oigiNBGBm式中:N——油藏地质储量,m3;Bgi——原始条件下气体体积系数;G——原始条件下气顶自由气的体积,m3;BOi——原始条件下地层油的体...

    2024-04-120451.16 KB0
  • (1.16)--4.1物质平衡分析油气藏工程

    (1.16)--4.1物质平衡分析油气藏工程

    第四章物质平衡分析⑴储集层物性和流体物性是均质的,各向同性的;⑵相同时间内油气藏各点的地层压力都处于平衡状态,并是相等的和一致的;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油气藏保持热力学平衡,即地层温度是恒定的;⑷不考虑油藏内毛管力和重力的影响;⑸油藏各部位的采出量保持均衡,且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储层压实作用。假设:在上述假设下,把一个实际的油气藏简化为封闭的或不封闭的(具天然水侵)储存油气的地下容器。在该容器内,随着...

    2024-04-12060.79 KB0
  •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海水中的丰富资源和氯化钠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主要用途。2.初步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3.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2内容索引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巩固反馈3新知导学4右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图: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

    2024-04-1201001.31 KB0
  •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水循环及水体补给1目标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其水体组成目标2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目标3学会运用材料分析河流补给类型及特点,评价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重点难点学法指导重难点1:水体相互关系图解法重难点2:水河流径流过程曲线的分析案例分析法重难点3:水循环主要环节及与人类的关系案例分析法34一、水循环1.概念:①。2.促使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②。3....

    2024-04-1206.77 MB0
  •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第2课时氯气的性质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学习目标定位1.能正确说出氯气的物理性质。2.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3.知道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能正确列出氯水(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4.会书写氯气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及其漂白原理。2内容索引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巩固反馈3新知导学41.氯气是...

    2024-04-120828.06 KB0
  •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本专题重难点突破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本专题重难点突破课件 苏教版必修1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1学习目标定位1.认识氯水性质的多样性。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规律,学会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方法。3.学会利用比较法进行物质的鉴别及除杂。2内容索引一、解析氯水性质的多重性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与计算三、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四、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比较与鉴别方法五、考查离子反应的两大热点题型六、海水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31.氯水中的反应Cl2+H2OH...

    2024-04-1201.57 MB0
  •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4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4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第4课时镁的提取及应用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1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和过程。2.掌握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2内容索引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巩固反馈3新知导学4从海水中提取镁,步骤如下:(1)煅烧海边贝壳(石灰石),制成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

    2024-04-120661.18 KB0
  •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第3课时离子反应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1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2.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方法。3.能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能推断溶液中离子的存在,能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2内容索引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巩固反馈3新知导学41.按右图装置做实验,比较0.1molL-1的盐酸和0.1molL-1...

    2024-04-1201.25 MB0
  • 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3.2 共价键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3.2 共价键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共价键1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讨论,理解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3.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2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氯分子的形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获得1个电子,但是氯原子之间难以发生电子的得失,如果两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都能达到8电子稳...

    2024-04-1201.1 MB0
  • 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2.2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2.2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1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以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为例,了解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情况。2.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了解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3.以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的学习为线索,理解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

    2024-04-120816.25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