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不能灵活处理伴性遗传类试题1.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某个基因的纯合时导致受精卵死亡(注:只有Bb、X1共得到185只果蝇,其中雌果蝇122只。让F1果蝇随机交配,BXb视为杂合子)。现用一对果蝇杂交,F得到F2果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1中一共有三种基因型C.若致死基因为显性,则F1雌果蝇只有一种表现型D.若致死基因为隐性,则F2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10/11...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磷脂、ATP和核酸的元素相同B.组成胰岛素、生长素、纤维素的单体相同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酶溶液均能观察到紫色反应D.核糖、脱氧核糖等糖类中氢、氧原子数比是2:1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
专题十七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及生态工程1.(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生物一模)种猪成功率较低,该现象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检测出该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流程中某过程。请回答:(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___体__细胞。a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做___...
一、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1.[2018全国卷Ⅰ]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__。(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制作的原理(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它的代谢类型是,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生活状态:进行发酵,产生大量。(2)果酒制作条件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PH呈;(3)红色葡萄酒呈现颜色的原因是: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色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色。(4)在...
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遗传的物质基础综合分析2020高三生物复习同步训练:《遗传的物质基础综合分析》1.(2009北京理综,29)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康贝尔鸭♀×金定♂鸭金定鸭♀×康贝尔鸭♂第1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康贝尔鸭♂后代所产蛋(...
专题01不能对减数分裂异常情况进行分析1.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一个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时期)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的一个细胞b(处于减数分裂时期),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B.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二者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C.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2)将土豆切成...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班级姓名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1.水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是细胞的组成成分B.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C.贮藏能量D.参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2.在有氧呼吸的全过程中,CO2的形成发生在()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各个阶段3.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卡尔文研究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实...
《鸟的生殖和发育》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家鸽受精卵发育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产卵后才开始发育,产出后靠日光照射自然孵出B.产卵后才开始发育,需亲鸽交替孵化C.在雌鸽体内已开始发育,产出后靠日光照射自然孵出D.产卵前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亲鸽交替孵卵,雏鸽破壳而出2.受精的鸡蛋产出后,暂停发育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母鸡的孵卵B.外界温度低于母鸡的体温C.缺乏充足的营养D.外界的湿度低3.发育成胚的结构是()A.卵...
2016-2017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豌豆的传粉方式和传粉时间分别为()A.自花传粉,开花前B.自花传粉,开花后C.异花传粉,开花前D.异花传粉,开花后2.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3.基...
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单选1.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一般都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生物要为有限的生存条件而进行生存斗争C.为适应环境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D.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2.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是()A.新陈代谢B.人工选择C.过度生长D.自然选择3.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叶子,使颈和前肢都变...
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成分和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与某些无机盐有关B.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C.破坏水绵的核仁会影响核糖体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颤藻在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
高考提分课(五)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考向一分离定律中的致死现象高考这样考【典例1】(2012安徽高考)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097()A.1/9B.1/16C.4/81D.1/8【解题探究】1.准确翻译题干信息:...
生物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一、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等。从做题的角度出发,在设计实验时,应着重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即一个实验中只能有一个自变量,即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其他实验条件各组应当一致,以避免或减少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的干扰。1.单一变量原则例如“探究海藻糖是否可以保护组织细胞免受低温损伤”实验中,“是否添加海...
教材经典实验归类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遇甲基绿呈绿色,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实验步骤步骤器材与试剂作用与原理(1)制片①将牙签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上0.9%的NaCl溶液滴②载玻片烘干10.9%的NaCl溶液防止细胞破裂,维持细胞形态。2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2)水解8%HCl中30℃保温5分钟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3)冲洗用蒸馏...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卵细胞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一般能形成4种精子细胞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比原始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2、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后作业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沧州中考)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2.(柳州中考)流行性感冒(...
高考提分课(六)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考向一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变式高考这样考【典例】(2015福建高考)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109(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