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课时”的相关文档,共2399条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3让家更美好(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3让家更美好(1)

    127.3让家更美好一、单项选择题1.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①主干家庭②单亲家庭③核心家庭④联合家庭3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2.《家有儿女》中从美国回国的夏东海对孩子注重平等、尊重、理解,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既是孩子的好父亲,又是孩子的好朋友,不论是养子还是亲子,都很喜欢他;母亲刘梅思想传统,对子女“望子成龙”,也是一个可亲、可敬又可笑的老妈,是维系这个家庭的情感纽带。这说明()A.只有西方的...

    2024-04-0901007.04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2爱在家人间(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2爱在家人间(2)

    7.2爱在家人间基础达标1.“爱、孝敬、孝顺、依恋”是的情感体验。()A.亲子之情B.同学之情C.师生之情D.朋友之情2.临近中考,小军的妈妈每天给小军做各种好吃的饭菜,想方设法给小军补充营养,同时,禁止小军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一看到小军休息就大发雷霆。对此,小军应这样做()①感恩妈妈的付出,感激妈妈的苦心②反感妈妈的严格管束,借机发脾气调节情绪③适时与妈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④理解妈妈的严格要求,赞赏妈妈的过度管教A.①③...

    2024-04-090966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2爱在家人间(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2爱在家人间(1)

    17.2爱在家人间基础过关1.对漫画《吃鱼》理解不恰当的是()2A.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细致入微的照顾B.我们在享受父母的关爱的同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C.妈妈喜欢吃鱼头,爸爸喜欢吃鱼尾D.父母对子女的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2.到了初中阶段,同学们越来越希望父母能以平等的身份与自己接触,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训自己,这反映了中学生()①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②渴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自己③懂得多了,觉...

    2024-04-0901.13 M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1家的意味(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1家的意味(2)

    7.1家的意味基础达标1.有位诗人说:“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父母的温暖。”因此,我们要()A.孝敬父母B.珍惜友情C.尊师敬长D.关爱同学2.结合下面的图片,判断下列对家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温馨的港湾②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③家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④家就是我们住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

    2024-04-0901.09 M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1家的意味(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7.1家的意味(1)

    7.1家的意味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早晨一起床,小亮看到妈妈在做早饭,爸爸已经打好领带准备出门上班了,爷爷奶奶在浇花呢。小明赶紧行动,准备吃完早饭跟妈妈一起出门了。请问,小亮的家庭结构属于()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单亲家庭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够反映子女对父母孝敬之情的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24-04-090799.5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2师生交往(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2师生交往(2)

    6.2师生交往基础达标1.对漫画中的师生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B.体现了师道尊严C.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体现了教与被教的关系2.古人云:“教学相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引领②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③老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④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对下面漫画中师生行为认识正确的是()①漫画中的学生具有...

    2024-04-090927.5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2师生交往(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2师生交往(1)

    16.2师生交往基础过关1.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是否因为芝大的教授更有实力?”他回答说:“因为芝大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大教授不得不更努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比教授做得更好B.学生要善于同老师沟通2C.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D.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2.下图是某学校开展的教学实验结果,这不仅提醒教师要正确运...

    2024-04-090813.3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1走近老师(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1走近老师(2)

    6.1走近老师基础达标1.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在我国,人们常用“红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来称赞老师。这是因为()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②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③老师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④老师诲人不倦,默默奉献,给了我们无私的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世界上很多国家设立了教师节,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尚。这是因为()①老师...

    2024-04-090838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1走近老师(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6.1走近老师(1)

    16.1走近老师基础过关1.2016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下列对教师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B.教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C.教师的工作只是传授知识D.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下面诗句体现赞美老师...

    2024-04-090797.46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2网上交友新时空(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2网上交友新时空(2)

    5.2网上交友新时空夯基达标1.小李原来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之下,他幡然醒悟,不再沉迷网络游戏,并把对电脑的兴趣转移到了运用电脑进行平面设计上,最终成为了一名电脑设计高手。这说明了()①网络具有两面性,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②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抵御不良诱惑③沉迷网络会给我们带来严重危害④网络交往可以丰富人生经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

    2024-04-090934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2网上交友新时空(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2网上交友新时空(1)

    125.2网上交友新时空一、选择题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网络可以及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已成为我们人际交往的新途径。我们通过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由此可见,网络()①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②能够拓宽我们交往的渠道③是虚幻的,无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便利④可以给我们带来大量信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2.中国网民已达五亿,网上可上传信息,查询资料,学习求教...

    2024-04-0901.09 M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1让友谊之树常青(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1让友谊之树常青(2)

    5.1让友谊之树常青夯基达标1.朋友之间出现一些小矛盾时,如果及时挽回,就能防微杜渐;相反,如果放任自流,小矛盾就会变为大事情,最终感情破裂。这段话启示我们()A.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B.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C.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D.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2.真正的朋友不会出现“三天好,一天吵”的现象。要建立长久、稳定的友情,就应该()①“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要伤和气和感情②对朋友的成功给予真诚...

    2024-04-090807.5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1让友谊之树常青(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5.1让友谊之树常青(1)

    5.1让友谊之树常青一、单项选择题1.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需要时间的沉淀,还需要用心呵护。下列关于呵护友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处理冲突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忍受朋友的一切伤害③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④呵护友谊,需要给对方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我们渴望友情,寻找朋友。封闭自己,会使我们()A.经验丰富B.陷入孤立C.性格开朗D.心态...

    2024-04-090818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2深深浅浅话友谊(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2深深浅浅话友谊(2)

    14.2深深浅浅话友谊基础过关1.一位外国作家曾说:“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气、嫉妒、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是不会获得朋友的。”这句话说明()A.朋友能使人具有优良品质B.只有十全十美的人才能获得友谊C.要想获得友谊,必须培养多方面的优秀品质D.自私的人与小气的人容易成为朋友22.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学习上,我们在一起温习功课,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攀登知识的高峰,学习成绩双双名列...

    2024-04-090951.42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2深深浅浅话友谊(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2深深浅浅话友谊(1)

    4.2深深浅浅话友谊夯基达标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告诫我们()①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影响②交友要慎重③结交损友,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④不同颜色的东西不能摆放在一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朋友之间的理解、宽容可以不讲原则②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③不分是非善恶,绝不是真正的友谊④只有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人,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友谊...

    2024-04-090785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1和朋友在一起(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1和朋友在一起(2)

    4.1和朋友在一起夯基达标1.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从小到大我都是在家自己玩,我从小一个人睡一个屋,一个人做作业,很少跟院里的小朋友玩,参与大人的活动更觉得没劲。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不知道该如何跟同学相处了。”这位同学的经历告诉我们()①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②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我们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③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④交往时不要跟大人一起玩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

    2024-04-090879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1和朋友在一起(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4.1和朋友在一起(1)

    14.1和朋友在一起基础过关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人愿意过百善俱全而独缺朋友的生活。这说明()A.每个人都需要友谊B.友谊使人进步C.没有友谊就不能生存D.友谊是我们生活的唯一保证2.小美说:“我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能独立自主,不用结交新朋友。”她的说法()2A.正确,因为孤独的人照样能生活B.错误,因为初中学生做不到独立自主C.正确,因为能力强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D.错误,因为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

    2024-04-090762.89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3.2做更好的自己(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3.2做更好的自己(2)

    3.2做更好的自己(2)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不会欣赏自己的人,永远都不会有所作为;只有能够欣赏自己的人,才算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作为一个人,不要管别人怎样评价你,首先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以下关于我们要欣赏自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欣赏自己是认清自己后的欣喜,接纳自己后的庆贺,是对自己由衷的肯定和珍惜②欣赏自己的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只能看到自己的景致③欣赏自己的人,即使得不到别人的称赞,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④欣...

    2024-04-090804.5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3.2做更好的自己(1)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3.2做更好的自己(1)

    3.2做更好的自己(1)一、单项选择题1.(2016湖南衡阳)九年级(2)班小英经常对自己说:“我虽然个子不高,但也有许多优点,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对于小英的这种自我认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是自高自大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B.是充满自信,欣赏自己和悦纳自我的表现C.是缺乏追求美的意识的表现D.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是自负的表现2.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你是骆驼...

    2024-04-090774.3 KB0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3.1认识自己(2)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时卷3.1认识自己(2)

    3.1认识自己(2)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是()A.我是七年级(3)班的班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B.我是一个喜欢足球运动的人C.我是一个身体健壮的小伙子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2.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下列选项中,做到“自知”的途径有()①自我观察和评价②通过比较来了解③欣赏自己④他人的态度和评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以人为镜”属于哪种认识自我的途径()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

    2024-04-090802.08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