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一古代商业的发展【主干回顾】一、古代商业1.先秦:_______善于经商;春秋战国_____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2.秦汉:经商受到时间、_____的限制。商朝人官府地点3.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_____、飞钱相继问世。4.两宋: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_____”出现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5.元朝:_____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6.明清:棉花、茶叶、甘蔗、染料...
中考总复习之中考总复习之课时六课时六中国中国历史历史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成就1•2017年福建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求•(1)知道司母戊鼎;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概述孔子的主要成就;知道“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4)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2•(5)知道《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知道张仲景和华...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考点一发达的古代农业【主干回顾】一、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时出现_____农具,但很少使用,农业青铜耒耜3.铁犁牛耕:时期工具发展状况春秋战国_______和牛耕出现并推广西汉赵过的_____;犁壁、耧车汉朝以后,__________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东汉耦犁推广到_________...
111、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2、关注能力考查3、联系现实与热点,注重历史的借鉴价值,折射历史的时代性4、立足文献,注重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的考查5、史学常识和历史素养的考查史学常识和历史素养的考查66、与高中新课程接轨、与高中新课程接轨23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
古代妃子位分皇后皇贵妃贵妃正一品:德妃淑妃贤妃从一品:夫人庶一品:妃正二品:贵姬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昭华庶二品:淑仪淑媛淑容淑华正三品:修仪修媛修容修华从三品:贵嫔庶三品:婕妤正四品:贵仪从四品:顺仪顺媛顺容顺华庶四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正五品:姬从五品:容华婉容庶五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贤仪微仪正六品:嫔从六品:良媛良娣庶六品:小媛、小绯正七品:贵人从七品:美人才人良人庶七品:常在答应正八品:选...
[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2017黄石调研)冯天瑜等在《中华文化史》中指出,“列朝帝王都耕籍田、祀社稷、祷求雨、下劝农令,以‘帝亲耕,后亲蚕’之类的仪式和奖励农事的政令鼓舞天下农夫勤于耕作”。作者在此说明的是统治者()A.巩固统治的经济措施B.安抚民心的政治作秀C.专制主义的愚民政策D.以农为本的治国之道解析:选D。材料体现封建统治者通过各种仪式和政令,鼓励“天下农夫勤于耕作”,不是巩固统治的经济措施,故A项...
古代孝心故事五则一、黄香温席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
古代孝心故事五则一、黄香温席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
[把握历史脉络]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表现以及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四条知识主线: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奠定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成为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
《中国古代星宿》阅读附参考答案中国古代星宿名中国古代星宿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渐渐的,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
[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在作者看来,当时()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解析:选D。“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
古代孝心故事五则一、黄香温席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
[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2017泉州模拟)柳诒徴《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造纸术的突破B.科举制的完善C.印刷术的发展D.图书买卖兴盛解析:选C。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是导致士大夫家藏书增多的主要因素,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科举制的完善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但是与...
第20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业活动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品交换。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3.西周:_______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__________。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6.唐代:商船中有“俞大娘航船”,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出现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货币商业中心7.宋元(1)________商运发展迅速,...
[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2017眉山模拟)关于我国农业,《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深耕易耨”之说;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记载反映出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解析:选A。“深耕易耨”强调农业生产中翻土和锄草环节,“多粪肥田”强调农田施肥,“长斗石,取上种”是说要增加粮食的产量,必须选取上等品种,综...
第21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重农抑商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_______和手工业的发展。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3.概况(1)__________,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2)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3)历代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商鞅变法4.影响(1)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2)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工商业的管理1...
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9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就四大发明1.纸的发明(1)发明:西汉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独创“蔡侯纸”。(2)外传: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3)贡献: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蔡伦2.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已有司南;______时指南针用于航海。(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
古代妃子位分皇后皇贵妃贵妃正一品:德妃淑妃贤妃从一品:夫人庶一品:妃正二品:贵姬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昭华庶二品:淑仪淑媛淑容淑华正三品:修仪修媛修容修华从三品:贵嫔庶三品:婕妤正四品:贵仪从四品:顺仪顺媛顺容顺华庶四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正五品:姬从五品:容华婉容庶五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贤仪微仪正六品:嫔从六品:良媛良娣庶六品:小媛、小绯正七品:贵人从七品:美人才人良人庶七品:常在答应正八品:选...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2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必须背诵段: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2、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