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的发明1.背景:秦汉时期,以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改进了造纸术。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竹木简牍蔡伦13.外传:公元8世纪,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4.影响(1)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2)纸的广泛应用,使得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第5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一、选择题1.[2017兰州诊断]“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A.城邦内所有人B.成年男性公民C.城邦内所有公民D.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解析雅典民主实际上是占城邦人口较少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奴隶毫无民主权利可言,故B项正确。22.[2017湖南四大名校联考]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雅...
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课堂小结1导入古罗马角斗士头盔意大利是古罗马的发祥地。公元前510年,一个奴隶制共和政治的罗马国家在意大利半岛崛起。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战争频繁,不断的武力征服使罗马成为拥有地中海周边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古代罗马继承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度,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2罗马共和国3母狼青铜母狼雕像,高85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500年。雕像取材于罗马建...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依据:司马迁依据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2.构成(1)经济区、山西经济区:①特征:属于黄河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②地位: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的地位。汉代山东经济重心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2)经济区:①特征:江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不利于开发,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落后。②地位...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预习导引课程标准重点难点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1.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2.难点: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2一、少年皇帝1.幼年继位:1661年,清朝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继位,年号康熙。2.面临形势(1)郑成功收复________后,坚持抗清。(2)_______入侵黑龙江流域。(3)游牧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4)满洲贵族圈占土地、剃发易服造成满汉矛盾尖锐。(5)__...
古代世界,东西方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既进行和平友好交流,也不时发生武力征服和战争掠夺。这些战争是古代东西方各种矛盾尖锐化的表现,血腥屠杀、生灵涂炭,带给人类痛苦和灾难。学习本课,你将会了解到古代东西方之间曾爆发过的典型战争,也会看到早已逝去的古代亚欧战场激战的血与火。导入十字军东征时的士兵东西文明冲撞希波战争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1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本41—42页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希波战...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1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2文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始人创立时间创始地区宗教文字时间创造名族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3一、文字1、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物。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对后来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4象形文字猜猜看日月山水鸟鱼4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5一、文字2、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结合地图学习,提高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学会全面辩证的看待战争的影响。3.认识战争的两面性,通过分析战果,增强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学会客观的评价战争。学习重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学习难点:辩证认识罗马帝国的扩张.学习...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古代科技、文学、戏剧、建筑1古罗马人驾船大举侵略叙拉古,当时叙拉古城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大家都吓坏了,于是来找阿基米德。阿基米德走上城墙观望,首先发现今天的阳光格外强烈,照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又看见罗马人战船上的风帆好象不久前刚上过油。于是他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凹面镜,他让大家用凹面镜把阳光集中反射到一个点——敌船的风帆上。于是就在敌船要靠近西西里岛时,一...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2321•回望文化交流的历程•寻觅文化交流的使者•感悟文化交流的成果第一篇章3第一篇章:回望文化交流的历程不同文明类型海洋文明(商业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游牧文明)4人类交流内容体育经济外交文化5第一篇章:回望文化交流的历程和平交融暴力冲撞6321•回望文明交流的历程•寻觅文明交流的使者•感悟文明交流的成果第二篇章7使者一:一群辗转欧亚非的阿拉...
古代中国专题线索归纳一、古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3大线索(一)中央体制——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发展历程时期隋唐(完善)西汉(发展)秦朝(创立)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
2019高考语文超全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五)!十三、高中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
陕师大古代漢語期末试题一、默寫:鈷鉧潭西小丘記(10分)“丘之小不能一畝------所以賀玆丘之遭也。”二、説明下列漢字的結構,並指出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10分)亦所北莫象徒風朱岳鹿三、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它古今詞義的變化是屬於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還是感情色彩不同。(15分)1、飾幣馬,執扑而從之。2、厲王虐,國人謗王。3、聽事前除,雪後猶濕。4、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5、將使歸糞...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绪论(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
第二轮复习之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一、夏、商、周的更替和西周的分封制名称项目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对王国疆域和人民的统治。确立和巩固嫡系子孙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内容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宗法血缘关系的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制规定,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但是被封的...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www.txexam.com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
第五章坛庙第五章坛庙坛庙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社稷先农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社稷先农第二类,祭祀祖先第二类,祭祀祖先太庙、祠堂太庙、祠堂第三类,祭祀先贤第三类,祭祀先贤孔庙、武侯祠,关帝庙孔庙、武侯祠,关帝庙祭祀自然——北京社稷坛祭祀自然——北京社稷坛祭祀祖先——北京太庙前殿(明)祭祀祖先——北京太庙前殿(明)祭祀先贤——四川成都诸葛亮祠...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D)A.《山海经》B.《乐府诗集》C.《楚辞》D.《诗经》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C)A.先秦B.秦代C.汉代D.南北朝3.《诗经》全书共有(D)。A.100篇B.105篇C.300篇D.305篇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C)。A.孟子B.荀子C.司马迁D.班固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C)。A.地域B.社会作用C.音乐D.内容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D)。A.国...
坛庙一、坛庙建筑的产生与作用1、产生:源于祭祀2、作用:助人伦、敦教化、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权威的作用——礼制建筑二、类型1、祭祀自然神:皇帝亲祭:祭天(天坛)地(地坛)(大祀)祭日(日坛)月(月坛)祭农(先农坛)桑(先蚕坛)祭国土政权(社稷坛)地方祭祀: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中祀)五镇:祈山、吴山、霍山、会稽山、巫闾山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渎:江、河、淮、济2、祭祀祖先:太...
古代205个谥号讲解谥号:起源于西周。谥号是死后的盖棺定论,《逸周书谥法解》说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谥号可分为为上谥或美谥,带有赞美的性质;其次是中谥或平谥,表示平庸或者同情,最后是下谥或恶谥,带有批评的性质。上谥上谥或美谥140个:君: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王:仁义所往曰王皇:靖民则法曰皇帝:德象天地曰帝公:立志及众曰公侯:执应八方曰侯尧:翼善传圣曰尧;大而难名曰尧舜:仁圣盛明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