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篇一、散文(一)历史散文(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
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⑤,金就砺则利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⑧。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⑩;假舟楫者,非能水...
古代诗歌知识点语言炼字炼(名词、动词、形容词、叠音词、数量词、虚词、色彩词、拟声词)炼句标题、开头、结局、关键句、抒情句、主旨句、过渡句、工巧句、意境句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风格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飘逸绚丽明快简洁婉约含蓄豪放雄浑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变形词性变化、留空补白、颠倒语序典故分...
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练①他家做点小生意,向来________________,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②这个孩子有礼有貌,________________,老师们都喜欢他。辨二者都有“守本分,不越轨”之意,但“安分守己”重在守本分,不为非作歹;而“循规蹈矩”重在守规矩,不敢创新,不敢乱说乱动。2.鞭长莫及望尘莫及练①旧中国国民党政府虽然也宣称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但是由于没有强大的海军,________________,对于那里的一些岛礁并没有实行实...
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养(衣食所安)2.卑:★低下(非天质之卑)★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影响(被于来世)★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全部(...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2.禄:官吏的薪俸。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3.秩:官吏的俸禄。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罢:通“疲”,疲劳。转饷:运输军粮。)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如《战国策秦...
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1.(2023湖北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含意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进酒》中,诗人以否定权贵来表达自己郁愤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洞庭湖烟波浩渺,壮阔无边,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词名句有“____________,...
第一组(四字词语)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田...
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抢夺利益。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一把。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惨无人道:残暴狠毒到极点,残暴到灭绝人性的程度。惨,残酷狠毒。惨绝人寰: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悲惨到极点。人寰,人世。.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足。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感到满意。4.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启发后代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承,承接...
1.牛刀小试【解释】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出处】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2.燕瘦环肥【解释】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出处】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3.羽化登仙【解释】意思是人得道而飞升...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误用...
0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使我们更加高效地学习,孟母三迁,“徙居学官之旁”,为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方仲永天资聪颖、年少成名,却在觥筹交错的名利场中迷失自我最终“泯然众人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更应为自己寻得适宜学习的一方净地。适用主题:环境对人的影响、学习氛围的重要性等02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自己坚定的志向而拼搏奋斗。故有普朗...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诗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八位大家,不仅在古文上的造诣备受后世推崇,诗词上的造诣亦令人惊叹。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
《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2.古代...
一、思辨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成语必背歌诀【一】1颐指气使态度傲2未雨绸缪先准备3改弦更张制度变4改弦易辙态度变5出奇制胜不带宾6评头品足挑毛病7不绝如缕声细长8文不加点一气成9敬谢不敏婉推辞10屡试不爽都不错11无可厚非本有错12耸人听闻多夸大13知微见著小见大14不刊之论删不得15釜底抽薪才彻底16扬汤止沸不彻底17明日黄花今日凋18汗牛充栋藏书多19罄竹难书罪恶多20无所不至坏事多21始作俑者是首恶22休戚与共同祸福23不负众望不辜负24不孚众望人失望25师...
一、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2.种类: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A.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拟物)B.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
一、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