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uthhesitated,uncertainofhowtocombinehonestyanddiplomacyinheranswer.露丝犹豫了,她不知道怎样回答才能既诚实又婉转。(beuncertainof...不确定;不知道;combine...and/with...把...与...结合起来;既...又...;diplomacy外交手腕dɪˈpləʊməsi)2.adazzlingarrayofflowers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dazzling光彩夺目的;灿烂的ˈdæzliŋHegaveAlbergadazzlingsmile.他冲着阿尔伯格粲然一笑)3.Therewasavastarrayofcolourstoc...
第1组sign:符号,迹象,征兆,签名;single:(有意识发出的)信号;symbol:象征;mark:痕迹,标记,成绩第2组price:价格;expense:生活开支;cost:代价,成本;value:价值;fee:专业服务费,咨询费;charge:要价,收费;fare:车费,船费tip:小费第3组energy:精力,能量;power:动力,思维能力,权力;strength:优点;force:指暴力,法律,军事,道德或情感的力量;第4组habit:(个人长期养成的)习性;custom:风俗,习俗;practi...
1.名词公式1可数名词变复数:①+s②变y为i,再加es③变f/fe为v,再加es④“辅音字母+-o”结尾的有生命的名词+es,无生命的名词+s⑤以s,x,ch,sh结尾的名词+-es。book→bookscity→citiesleaf→leavestomato→tomatoesclass→classes公式2表达数量:a/an+单数量词+of+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apairofglasses一副眼镜大于1的基数词+复数量词+of+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fourbottlesofwater四瓶水公式3名词所有格:①名词单...
2024年云南昆明市盘龙区引进高中教育管理人才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下载须知】:1,本套练习包含以下题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常识判断题、数量关系题、判断推理题和资料分析题等题型;共135道。2、本套试题根据常见招考题总结归纳,主要用于练习答题思路和拓展知识面。3、本套试题非考试真题,且与云南昆明市盘龙区引进高中教育管理人才无关。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
肥西峥擦第一高中招聘笔试题库2024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立足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政治文明成果,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活动规范,充分实现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的结合,以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吸收模仿B.汲取...
庐阳卓切高级高中招聘笔试题库2024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文艺复兴________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西欧各国。历史在乌菲兹留下了印迹,在馆藏的诸多画作中,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打破________的强烈愿望。达芬奇未完成的手稿、拉斐尔秀美的绘画、米开朗基罗旷世的雕塑,文艺复兴三大巨匠的很多作品在浩如烟海的馆藏...
1教师版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
01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
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
文言翻译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
《劝学》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特别警示:“砺”的右半部分不要误写成“历”;“知”不要误写成“智”)2.而致千里–假舟楫者(特别警示:“致”不要误写成“至”;“楫”的左半部分是“木”)3.积土成山–蛟龙生焉(特别警示:“蛟”的左半部分是“虫”)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特别警示:“跬”的左半部分容易误写;“至”不要误写成“致”)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特别警示:“锲”的左半部分不要误写成“木...
1.(2023湖北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含意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进酒》中,诗人以否定权贵来表达自己郁愤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洞庭湖烟波浩渺,壮阔无边,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词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
一、解题意识①审题意识:琢磨题目的每一个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对象、答题区间、答题方向,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向题目要答案,确保准确答题。题干的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②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切忌凭空想象。③得分意识:简答题的分数,与难易度、...
1.《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主题阐说】“天人合一”是古代先人提出的生存法则。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如今已经引起全球的重视,成为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话题。自然界和人类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矛盾关系。一味地征服自然最终得到的将是大自然的报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应继承祖先的智慧,友好地对待自然,顺应自然,不...
作文素材:高考优秀作文语段汇编(注意:不能只想着摘录或记忆优秀语段,对于标题也要细细研究一番,要知道优秀作文不仅“美”在句子,标题也很重要。)01沈从文说:“你远在法度内灭亡,也不在法度外苟活。”没有规则,没有规则,人的行为就没有正误之分,人生也就就缺乏赖以依存的轨道,如脱缰野马,悲剧连连。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律,如何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好的家规,如何培养出顶天立地的儿女?。那些无...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2.禄:官吏的薪俸。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3.秩:官吏的俸禄。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罢:通“疲”,疲劳。转饷:运输军粮。)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如《战国策秦...
语文60篇古诗文默写“易错字”挖空训练(一)文言文(20篇)1.《〈论语〉十二章》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13.《过秦论(上)》(贾谊)14.《礼运(节选)》(《礼记》)15....
01“进与退”话题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退得洒脱,退得自如;“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退得狂放,退得豁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退得高傲,退得激情面对功名,他们选择了退;面对污浊,他们选择了退。2.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退隐田园,所以这个世界上多的不是一个勾心斗角的陶氏县令,而是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一个为千百年来所有隐士缔造了一种精神的五...
1.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烛之武退秦师》)2.何厌(满足)之有(《烛之武退秦师》)3.阙(侵损、削减)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4.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烛之武退秦师》)5.以乱易整,不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烛之武退秦师》)6.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8.今行而无信(信物)(《荆轲刺秦王》)9.秦王购(重金征求)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