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概括主要内容。2.通过朗读和问题探究,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3.了解韩愈论述的从师之道的思想内涵,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设计1(侧重知识积累)【导入】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爱莲说》,作者...
2《离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本文创作背景,梳理文本的内容和层次。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中回旋复沓的表达、独特的节奏韵律。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香草美人象征意义,体味诗人情志。文化传承与理解:掌握作者用直接抒情方式所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重点:探寻古典诗歌中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1课时主备人:)教学目标:把握文章记叙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运用圈点勾画、摘录等方法深入品析文章,学习文章叙述、抒情的手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记叙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运用圈点勾画、摘录等方法深入品析文章难点:学习文章叙述、抒情的手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阅读课前“...
14普罗米修斯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14普罗米修斯教学目标1.会认“斯、惨”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脏”,会写“悲、惨”等14个生字,会写“人间、悲惨”等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种的故事。3.初步感知火神和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教学重点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种的故事。教学难点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感受主人公的...
5搭石一等奖创新教案5搭石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热情谦让、尊老爱老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习惯与能力。重点难点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心灵之美。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4《梅花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4、《梅花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葬、腮、虬、玷等13个生字,会读准并理解“老干虬枝”“秉性“玷污”等词语。2.默读课文,梳理出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3.读懂课文题目“梅花魂,了解梅花文化。【教学重点】1.会认“葬、腮、虬、玷”等13个生字,会读准并理解“老干虬枝“秉性”“玷污等词语。2.默读课文,梳理出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
11我是一只小虫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1我是一只小虫子(第一课时)文本简析:《我是一只小虫子》选自于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从小虫子的视野观察世界,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这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小虫子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从而教育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
15《白鹅》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反语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在感悟丰子恺用词的准确、语言风趣、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感受丰子恺对白鹅的喜受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反语的写法,从哪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
8人之初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人之初》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集中识字单元,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断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一个片断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二个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文本是以三个字为一组的方式呈现的韵语材料,三字断句,句句压韵,读来郎朗上口,易读易记。课文配有一幅图:一位老先生在教两个孩子读书,与孩子们的生活非常接近,令人倍感亲切。...
19小英雄雨来(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19.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目标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吧”等3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3.了解雨来为掩护李大叔,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概括...
第12课《古诗三首》已亥杂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2古诗三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亥、恃、擞3个生字,会写“亥、恃、哀、拘”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
6怎么都快乐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需要认识“怎、独、跳等13个生字,并且会写“玩、音、讲、行、许”等7个汉字。2.通过多次朗读,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及感悟课文中的情趣,并读出节奏。3.学生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彩和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次朗读,训练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感悟课文中的情趣。...
4《珍珠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珍珠鸟、“信赖”等,并能正确运用。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珍珠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课文中作者对珍珠鸟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2.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细节描写来刻画动物形象,展现动物特点。情...
《赵州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赵州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作用。2.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4.能用给定的词语担当小导游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桥...
《为人民服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六下《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教材解读《为人民服务》是六下第四单元的课文,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想和信仰,语文要素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一篇演讲稿,主要写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人民团结起来。本文还是一篇议论文,也是六年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是发展学...
11白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白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会写“白桦、毛茸茸等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优美的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的形象。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作者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借助优美的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的形象;体会作者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设计理念】课文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
3《党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8.3《党费》目录一、素养目标二、教学素养三、预习任务四、作者背景常识五、鉴赏活动六、文本研读七、文本联读第8课《党费》一、素养目标1.厘清小说的情节,把握小说的结构特点。2.赏析《荷花淀》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学习运用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手法。4.把握小说的主旨。二、教学素养革命的烽火燃遍中...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祖父的园子》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与祖父之间的深厚情感。2.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与祖父的情感。难点:把握课文中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园子和祖父的特殊情感。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片段...
11《军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小说。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了重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刘伯承为了尽量减少对大脑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巨大疼痛接受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全文共二十六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aoouiu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10.aoouiu教案设计(两课时)课题10.aoouiu课型新授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时第1课时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分析汉语拼音是识字、写字的基础,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一方面把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强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和查字典,即汉语拼音与识字之间的关系仅仅如此,同时也避免产生与阅读写作进行联系的节外生枝的理解;另一方面随着推广普通话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