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公安院校思政教育贵在筑牢“忠诚警魂”党的XX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政法队伍,这为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党忠诚,是公安队伍与生俱来的...
某高校2024年党建思政工作要点2024年是建国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岛封关运作攻坚之年,也是学校审核评估后全面整改提升之年、国际教育换道超车之年。校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规范抓好学校党建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
思政教学与课程思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xx院长代表学院就近年来学院思政教学与课程思政改革做了工作报告,思政部xxx等5位老师和2名学生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对学院2023年度思政课教学及课程思政大练兵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学院思政教学与课程思政工作,我谈四点意见与大家交流。一、立德树人,扎实开展思政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办人民满意的...
12023年高校思政课心得体会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理想信念...
12023年高校思政课心得体会研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科学...
12022年6大学办好思政课思想首先建设工作总结经验做法xxx在口大学内生动开讲。师生共同讲述故事,展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风采,激发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决心和信心。用好口等鲜活“教材”,已成为口大学广大思政课教师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自觉追求。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口大学着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举全校之力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完善机制,全面加强组织领导2021年12月...
12021年5思政课理论研讨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理论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被称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明确,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丰富多元的课程开设是重要一环。新学期伊始xxx走进多地中小学课堂,观察思政课、心理课、体...
12021年5讲好思政课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让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凝聚升华2021年5月16日出版的第十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
思政教育融入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课程思政视觉传达教学设计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也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提议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背景、目标和重大意义1(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相关深入加强和改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践教学步骤提出了新要求。2(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步骤安排中~使学生主动关注和思索中国近、现代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客观全方面认识,经过提升本身思想政治素...
思政课期末考试答案1.(单选题)()成都论坛11月30日举行。中央及各省市宣传和网信系统有关负责人、舆论传播界专家学者、政务新媒体代表、媒体“两微一端”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互联网领域发展方向。A.第一届B.第二届C.第三届D.第四届参考答案:D2.(单选题)12月1日,习近平讲话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理念,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A.“大道为公”B.“天下一家”C.“世界大同”D.“有容乃...
思政课讲稿:深刻领会“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提升全市高等教育水平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有幸来到**学校给大家上一趟思政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强调“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承担着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立足岗位深刻领会...
在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发挥教师讲好高校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新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里,我讲几点意见。第一,充分肯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四,?与业导论课的课程思政融入模式、形态及解决斱案探索——以《系统工程导论》课程为例课程基本信息《系统工程导论》课程为自劢化与业第五学期与选课,支撑自劢化与业培养斱案中毕业要求对应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备工程管理、沟通不协调,具备工程伦理、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素养,是同时涉及工程管理不工程技术的交叉课程。自2010年开设本课程至今已有10届教学经历,一直受到学生好评。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
教师代表在全市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尊敬的**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教育现代化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办好思政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他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六要’标...
在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各位老师,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担起塑造学生灵魂、塑造生命价值的神圣职责,又要担起传递人类文明、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青...
市委副书记在2024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示研讨活动上的致辞尊敬的*厅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在这万物繁盛的仲夏之日,*教育厅在*市组织2024年*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示研讨活动,充分彰显了*教育厅坚定坚决落实*发展的政治担当和务实作风,充分体现了对*市发展特别是教育发展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干劲。在此,我代表*市党委和各族职工群众,对*厅长一行...
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之后,相关部门围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因此,应对国内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动态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学术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
上海政法学院2017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典型案例汇编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2018年1月1目录正式试点项目1.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关保英,陈海萍2.东方与西方——一带一路法律文明/胡戎恩3.国际公法/王丽华4.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姚建龙5,刑法学总论/卫磊6.刑法学,总论、分论,/王娜7.犯罪社会学/段媛媛8.人力资源管理/王慧博9.教育社会学/任丹凤10.中国政治思想史/周顺11.行政学原理/孔凡河12公共危机管理/王涵培育试...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策略吴蒙蒙王悦佳摘要,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日渐融入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与互联网有着高频率接触的群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这为高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作为与学生有着密切联系的辅导员来说,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借助“互联网+”,正确合理的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