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电阻重/难点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难点: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数学表达式:R=ρ。式中ρ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难点分析: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某些材料的电阻率会随...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磁场【课标转述】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学习目标】1.会画条形磁铁、U形磁铁、直线电流、环形或螺线管电流的磁场磁感线的平面图及立体图,并会借助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2.会用安培定那么判定电流的磁场的方向3.能够根据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从微观角度解释磁现象的本质原因4.能够利用公式Φ=BS计算磁通量的多少。【学习过程】探究一:磁感线--------注意运用类比思维方法如何...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关于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元电荷就是指电子和质子B.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C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2.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1.6×10-10C正电荷,对此,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N在摩擦后一定带1.6×10-10C的负电荷D.M在...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亲身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难点分析: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
实验:用双缝干预测量光的波长重/难点重点:双缝干预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难点:、L、d、λ的准确测量。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推导出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公式,我们就可以用双缝干预实验来测量光的波长了。难点分析:学生在测量、L、d、λ的值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包括螺旋测微器等仪器的使用,也包括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熟练掌握测量和分析计算等技巧。突破策略〔一〕引入新课师:在双缝干预...
2.5焦耳定律主备人审核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生姓名班级评价批阅时间琚泽志朱涧泉2019.9.13学习目标: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并能利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2.理解电功与电热、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3.知道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特点和区别.【自主学习】1.电功(1)定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2)定义式:W=UIt.(3)单位:焦耳,符号:J.(4)(4)实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5)适用条件:任何电路.【深度思考】(1)...
高二物理作业日期0715编号007教师李明佛18.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引入新课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新课学习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问题: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是否对呢?〔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3〕...
练习题一、选择题〔1-3单项选择、4-8多项选择〕〔〕1.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下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A.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B.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C.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D.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产生阻碍的实质是什么?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本章课标转述】1、知道交变电流,能用函数表达式和图像描述交变电流。2、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3、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电压和匝数的关系。4、了解从变电站到住宅的输电过程,知道远距离输电时应用高压输电的道理。【学习目标】1、解释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2、知道用感抗来...
波的衍射练习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障碍物或孔越大越易产生衍射C.在空旷的山谷里叫喊,可以听到回音,这是声波的衍射现象D.在空旷的山谷里叫喊,可以听到回音,这是声音的反射现象2.下述关于声波的传播速度中正确的说法是〔〕A.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声波振幅越大,传播速度越大C.声波传播速度只由介质决定D.在空气中声速约是340m/s3.一列声波由空气传到水中〔〕A.频率不变,...
第十二章机械波复习与练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复习与练习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本章知识与能力的培养2、通过本练习A组与B组的练习让不同学生均有所长。3、本节练习的重点是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4、本节难点是波长周期与波速的关系请同学们在练习中注意把握。5、重点还要注意周期与波长的周期性引起的多解问题。一、选择题1、以下波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造成的B.有首唐诗曰:“蓬头稚...
第十三章第七节:光的颜色色散【本章课标转述】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测定材料的折射率,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线在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光线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观察光的干预、衍射和偏振现象。知道产生干预、衍射现象的条件。用双缝干预实验测定光的波长。观察薄膜干预现象。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色散现象。2、观察薄膜干预现象,...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重/难点重点: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探究。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学习并体会“科学探究〞与“实验探究〞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情境从特殊到一般化探究,让学生体验碰撞中不变量的猜测认知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引导和实践中收获“不变量的猜测〞成果,体验学习探究过程,了解碰撞前后物块速度的获得方法,开展对学科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难...
ACDOvBFEDCA第十二章第五节:多普勒效应【本章课标转述】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了解惠更斯原理,能用其分析波的反射和折射。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预现象和衍射现象。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的原因。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2、初步定性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1旅游规划一、旅游规划的根本内容〔旅游开发先行〕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开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它使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和。1、旅游规划的根本内容读课本P52页图4.1,完成以下内容:①把旅游目的地的起飞视如雄鹰之飞翔,鹰头是和对旅游者具有的活动;②鹰要飞翔,要靠左右两只翅膀,左翼是和其他;右翼是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效劳;③当地的相当于...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重/难点重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难点:对“理想气体〞这一概念的理解。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还是中学阶段解答气体问题所遵循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难点分析:对“理想气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为这一概念对中学生来讲十分抽象,而且在本节只能从宏观现象对“理想气体〞给出初步概念定义,只有到后两节从微观的气体分子动理...
核裂变重/难点重点:链式反响及其释放核能的计算;重核裂变的核反响方程式的书写。难点:通过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推理得出由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释放能量这一结论。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响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响。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响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铀核裂变的产物不同,释放的能量也不同。难点分析:不是所有的核反...
iiiit(6)i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知识要点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根本特征:电流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判断以下图像中哪些表示直流电,哪些表示交流电2.正弦式交变电流1〕规律:瞬时值最大值①电动势:e=EmsinωtEm=NBSω②电流:i=ImsinωtIm=EmR+r③电压:u=UmsinωtUm=ImR=EmR+rR2)图像:3〕特点:①中性面:线圈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处的平面。S┴B;V//B②线圈位...
电势能和电势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会计算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2、理解电势的概念;3知道什么是电势能,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学习重点】电势的概念,电势能的改变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学习难点】电势的概念,电势能的改变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功计算【课堂六环节】一、“导〞——教师导入新课。〔2—3分钟〕二、“思〞——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结合课本...
课题:光的反射与折射人教版3-4第十三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反射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与处理相关的问题;(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知道折射率〔指绝对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及教师的引导,理解折射定律、并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经历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体会其中蕴含的实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