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言”的相关文档,共120条
  • 高中语文资料: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

    高中语文资料: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

    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五)表示假设...

    2025-04-07027.09 KB0
  • 1.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

    1.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

    1.安安分守己:安:安守。安守本分,规矩老实。安土重迁:安:安心,习惯,安于。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安居乐业: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安闲自得:安:安闲。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安堵...

    2025-04-07045.83 KB0
  • 高中语文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与方法训练

    高中语文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与方法训练

    一、对点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有删改)A.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

    2025-03-24022.19 KB0
  •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与(一)连词。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二)介词。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025-03-24014.2 KB0
  •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而”字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而”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而”字的含义与用法一、表承接方法示例含义与解析①承接的本质是先后关系,常用在两个动词之间,或者是两件事之间,判断其承接关系成立的关键是两者是否存在先后关系。一般译成“就”“然后”“从而”(译作“从而”时,一般兼有因果之意),少数译成“才”。①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始得西山宴游记》)动作间的承接。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事理间的承接。②有的句子中的“而”的承接关系不是...

    2025-03-24123.75 KB0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出错率达到90%的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出错率达到90%的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爱】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按】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拜】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报】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

    2025-03-24024.88 KB0
  •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

    2025-03-24043.94 KB0
  • 初中语文文言文100个必背文言实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100个必背文言实词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薄...

    2025-02-21020.02 KB0
  • 高中语文三年你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总结

    高中语文三年你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总结

    01家居生活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嫁。02学习修养为人1、工:擅长...

    2024-12-28023.53 KB0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出错率达到90%的实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出错率达到90%的实词VIP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爱】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按】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拜】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报】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

    2024-12-12020.35 KB0
  • 1.初中语文文言阅读特殊句式知识点

    1.初中语文文言阅读特殊句式知识点VIP

    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1)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

    2024-12-12016.28 KB0
  •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以一、以用作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

    2024-11-27017.85 KB0
  • 高中语文:300个文言高频词总结

    高中语文:300个文言高频词总结

    1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1质点:物体只有质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2点电荷:物体只有质量、电荷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3轻绳:不计质量,力只能沿绳子收缩的方向,绳子上各点的张力相等。4轻杆:不计质量的硬杆,可以提供各个方向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5轻弹簧:不计质量,各点弹力相等,可以提供压力和拉力,满足胡克定律。6光滑表面:动摩擦因数为零,没有摩擦力。7单摆:悬点固定,细线不会伸缩,质量不计,摆球大小忽略。...

    2024-11-27014.4 KB0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VIP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

    2024-11-09015.41 KB0
  •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含义「记忆口诀」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含义「记忆口诀」

    “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

    2024-10-08122.86 KB0
  •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总结

    以一、以用作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

    2024-10-08219.84 KB0
  • 初中语文文言阅读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阅读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1)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

    2024-09-17117.21 KB0
  • 初中语文文言阅读特殊句式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阅读特殊句式知识点

    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1)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

    2024-09-17117.3 KB0
  • 28高中文言实词120例修订版

    28高中文言实词120例修订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6将军迎操,欲安所...

    2024-09-030112.5 KB0
  •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养(衣食所安)2.卑:★低下(非天质之卑)★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影响(被于来世)★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尽(毕力...

    2024-08-15124.88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