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假设过渡态理论速率常数的推导(1)化学反应要经过一个由反应物分子以一定的构型存在的过渡态(transitionstate,TS)或活化络合物(activatedcomplex)。(2)反应物分子与活化络合物之间,能迅速达到平衡.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的速度很慢,是反应的速控步骤。(3)反应物分子在相互接触的全过程,均存在相互作用,势能不断变化,活化络合物的势能高于反应物和产物的势能,这个势能是反应进行时所必须克服的能垒(...
一、碰撞理论基本要点(1)反应物分子可看做简单的硬球,无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2)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碰撞接触;(3)不是任何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均能发生反应,许多碰撞是无效的。只有沿碰撞分子中心线方向的平动能超过某一定值c,即阈能(thresholdenergy)时,碰撞才能引起反应,这样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ffectivecollision)。碰撞理论速率常数的推导可根据活化分子在单位时间...
无机化学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晶体场理论1929年贝特(BetheH)首先提出Crystalfieldtheory,简称CFT理论。晶体场理论是一种改进了的静电理论,该理论将配位体看做点电荷或偶极子,除考虑配位体阴离子负电荷或极性分子偶极子负端与中心原子正电荷间的静电引力外,着重考虑配位体对中心原子d电子的静电排斥力。(一)理论要点1.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化学键的本质为静电作用。把配体视为点电荷或偶极子,配位原子的负电荷在中心原子周围形...
无机化学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一)理论要点:1.中心原子与配体以配位共价键结合。配体的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是电子对给予体(donor)。中心原子提供容纳这些电子对的空轨道,是电子对的接受体(acceptor)。配合物形成共价键的必要条件:中心离子必须有适当的空轨道,配体必须有未键合的孤对电子。2.中心原子用于接受配体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由能量相近的轨道杂化而得。杂化前后轨道数目和总能量不变,杂化后轨道的能量...
酸碱理论简介酸、碱都是重要的化学物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酸碱的认识不断加深,历史上重要的酸碱理论有:阿仑尼乌斯电离理论弗兰克林溶剂理论布朗斯特-劳瑞质子理论路易斯电子理论软硬酸碱理论等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提出酸碱电离理论。电离理论认为:酸碱的相对强弱由它们在水中解离出H+或OH-的程度大小来确定。中和反应的实质:酸是在水溶液中解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解离生成的阴离...
15.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实际测定过程中即使采用最可靠的分析方法,使用最精密的仪器,由技术很娴熟的分析人员进行测定,也不可能得到绝对准确的结果。同一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这表明,分析过程中误差是难免的。实际测定过程中即使采用最可靠的分析方法,使用最精密的仪器,由技术很娴熟的分析人员进行测定,也不可能得到绝对准确的结果。同一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
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提出●预言“He2”、“Be2”、“Ne2”等的不存在§4-5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OrbitalTheory)●存在H2+和He2+物种键长/pm键能/kJmol-1H2+106268He2+108299O=O●O2有顺磁性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子轨道理论实际上是将原子轨道的重要概念推广到了分子体系。它认为分子形成后,成键电子不再隶属于某个原子,而是在整个分子的势能场中运动,这个势能场以各原子核为分子骨架,是由原来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而成的新的分...
第二节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中的化学键主要指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一)、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配位键的本质是共价键配位键的本质是共价键1.中心离子(M):中心离子(或原子)必须有适当的空的价电子轨道配位体(L):配体至少含有一对孤对电子2.为了增强成键能力,在形成配离子或配合物时中心离子所提供的空轨道(spd或sp)必须首先进行杂化,以形成数目相同能量相等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新的杂化轨道...
无机及分析化学离子键是正离子(positiveion)和负离子(negativeion)之间的静电引力作用。一般电负性差别较大的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都是离子键。如:ⅠA、ⅡA元素与卤素(ⅦA)、O相结合,生成的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可看成是强极性的共价键。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很少,多数为带有部分共价键性质的过渡状态键型。§4-3离子键(IonicBond)一、离子键的本质无机及分析化学二、离子键的特性三、离子键的强度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F...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Molecularstructureandproperties)本章要求本章要求1.了解键参数的意义;2.理解共价键的概念,掌握价键理论要点;3.掌握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4.掌握分子轨道理论及其应用;5.掌握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概念及影响分子间力大小的因素;氢键的形成、特点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6.了解晶体的内部结构与特性,掌握离子极化理论。无机及分析化学根据原子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物质...
1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四、化学键参数键参数: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称为键参数。键参数包括:键能:表征键的强弱。键长、键角:表征分子的空间结构。一、键能在101.3kPa,298K条件下,断开1molAB(理想气体、标准状态)为A,B(理想气体、标准状态)时过程的焓变,称为AB键的键能。用符号E(A-B)表示。对于双原子分子,键能就等于键的离解能D。H2(g)2H(g)D(H-H)=436KJ/mol2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八章...
1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西奇威克(Sidgwick):1940年提出,古来斯必(R.J.Gillespie):60年代发展完善(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1、多原子共价型分子ABn的几何构型,主要取决于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末成键的孤电子对)的互相排斥作用,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结构。2、对于ABn型共价分子来说,其分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的...
药学院李伟1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甲烷(CH4)分子的结构:甲烷分子中形成四个稳定的C-H,且四个C-H键,的强度相同,键角相同(109.5°),键能411KJmol-1价键理论:碳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C:1s22s22px12py11s22s12px12py12pz1药学院李伟2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一)、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1、某原子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由于周围原子的影响,该原子中不同类型的能量相近的原...
药学院李伟1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现代共价键理论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G.N.Lewis)提出了共价键理论。共价键:分子中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例:共价型分子:由共价键结合起来的分子叫做共价型分子。药学院李伟2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927年,德国化学家海特勒(W.Heitler)和伦敦(Londen)→使共价键的本质获得初步的解答。后来,鲍林(L.Pauling...
§3-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SpectrumofhydrogenandBohr’stheory)一、氢原子光谱任何元素的气态原子在高温火焰的激发下,能发光,经棱镜分光后,产生一条条不连续的谱线,称为线状光谱。它与太阳光或白炽灯的光产生的光谱不同,后者是一条七色的连续光谱。每种元素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光谱。hchvE我们可以从谱线的颜色和位置确定发射光的波长()和频率(v)。氢原子的原子光谱(atomicspectrum)在可见光区,有5条谱线。根据...
§3-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SpectrumofhydrogenandBohr’stheory)一、氢原子光谱任何元素的气态原子在高温火焰的激发下,能发光,经棱镜分光后,产生一条条不连续的谱线,称为线状光谱。它与太阳光或白炽灯的光产生的光谱不同,后者是一条七色的连续光谱。每种元素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光谱。hchvE我们可以从谱线的颜色和位置确定发射光的波长()和频率(v)。氢原子的原子光谱(atomicspectrum)在可见光区,有5条谱线。根据...
无机化学酸碱理论3根据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酸碱理论最初人们根据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来区分酸和碱: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有涩味,能使红色石蕊变蓝的物质叫做碱。SvanteAugustArrhenius瑞典化学家,1887年提出“电离学说”,190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酸•指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的物质碱•指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OH-的物质HCl=Cl-+H+NaOH=Na++OH-酸碱电离理论...
§2-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一、反应速率(chemicalreactionrate)的传统表示法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某一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例如:aA+bB==gG+dD时间:t1→t2物质B:c1→c2则该反应物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反应速率规定为正值。单位:moldm-3s-1(或min-1、h-1)tcttccB121B2B)(例如,合成氨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N2+3H2⇌2NH3开始浓度/...
无机化学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说明了共价键的形成,解释了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但不能阐明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1931年,PaulingL等人在价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hybridorbitaltheory),是对价键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1.成键过程中,同一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类型不同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这一过程称为杂化,形成的新的原子轨...
无机化学INORGANICCHEMISTRY酸碱电子理论2.4酸碱电子理论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1、定义酸: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原子团。碱: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原子团。酸碱电子理论2、路易斯酸:接受电子对的物质,通常需要有空的价轨道(如Cu2+、Zn2+等)3、路易斯碱: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通常有孤对电子(如F-、Cl-、NH3等)酸碱电子理论4、酸碱反应实质:酸和碱以配位键结合,电子共享形成配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