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理论”的相关文档,共3377条
  • (4.5)--第6章 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第1、2节 - 副本

    (4.5)--第6章 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第1、2节 - 副本

    第6章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6.1路易斯理论1916年,美国科学家路易斯(Lewis)提出了共价键理论。认为分子中的每个原子都有形成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趋势,求得本身的稳定。达到这种8电子外层电子构型(习惯上称为“八隅体规则”,He为2电子),可以不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来完成,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实现8电子稳定构型的。每一个共价分子都有一种稳定的符合“八隅体规则”的电子结构式,称为路易斯结构式。在路易斯结构式...

    2024-05-220244.62 KB0
  • (3.64)--7.3 价健理论无机化学

    (3.64)--7.3 价健理论无机化学

    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231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结构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结构的晶体场理论配合物的结构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2.配合物结构的价键理论图源:百度图片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鲍林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2.配合物结构的价键理论2.1基本观点(1)形成体(M,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有空轨道,配位体(L)有孤对电子。(2)形成体的空轨道成键前...

    2024-05-2201.47 MB0
  • (3.45)--5.1酸碱质子理论

    (3.45)--5.1酸碱质子理论

    1四大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酸碱平衡3.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计算1.酸碱质子理论5.缓冲溶液作用原理4.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计算6.缓冲溶液的配制2.酸碱解离平衡常数1.1酸碱定义阿仑尼乌斯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全部阳离子都是H+的物质叫酸,电离产生的全部阴离子都是OH-的物质叫碱。3酸碱电离理论:1.1酸碱定义4酸碱电离理论:不足:无法解释氯化铵水溶液呈酸性,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气态的氨和氯化氢...

    2024-05-220189.47 KB0
  • (3.43)--4.9 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和要点

    (3.43)--4.9 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和要点

    3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1.基本内容:在形成分子时,中心原子的若干不同类型、能量接近的原子轨道会混杂平均化,重新分配能量和调整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同,能量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C:1s22s22p2CH4分子的空间构型:109.5º➢正四面体构型➢键角为109.5度➢四个碳氢键的强度相同2.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2)杂化只发生在同一原子的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中;(1)孤立的原子不会发生杂化,只有在形成分...

    2024-05-220195.26 KB0
  • (3.42)--4.8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3.42)--4.8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940年,西奇维克(Sidgwick)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用以简单准确判断ABn型分子及可以归为ABn型的分子的几何构型。2.6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ABn中心配体配体数理论要点(1)ABn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A的价电子层中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分子的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互相排斥力最小的结构。➢价层电子总数等于中心A的价电子数(s电子数+p电子数)加上配体B能够提供的电子数。如:BH22+12=4直线型➢氧族元素氧族元素提供电子数举例作...

    2024-05-220224.47 KB0
  • (3.39)--4.5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3.39)--4.5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2价键理论EsEA解氢分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自旋方向相同自旋方向相反两个波函数同号重叠两个波函数异号重叠问题:为什么互相排斥的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会密集在两个原子核之间呢?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两个氢原子自旋相反的单电子之所以能够成键,是因为它们的1s原子轨道发生重叠时,波函数都是正值,也就是波函数相加,从而使两核间的电子概率密度增大。2.1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可以配对...

    2024-05-220395.68 KB0
  • (3.29)--4.11 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

    (3.29)--4.11 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

    分子的反磁性实验分子的反磁性:分子或离子内没有成单电子存在时,=0,该分子能被外磁场所排斥。4.1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分子的顺磁性实验分子的顺磁性:分子或离子内有成单电子存在时,0,该分子能被外磁场所吸引(如O2分子)。顺磁性分子:有成单电子。0,反磁性分子:无成单电子。=0.分子磁矩可由“唯自旋”公式进行计算:02)(+=nn式中:n是分子中成单的电子数。0=1BM(玻尔磁子)1.对分子轨道的理解:分...

    2024-05-220471.7 KB0
  • (3.27)--4.1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概况

    (3.27)--4.1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概况

    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分子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分子中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即化学键;二是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即空间构型。原子结合成分子后,分子和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力或范德华力。2.1化学键理论的发展概况1.离子键理论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科塞尔提出了人们乐意接受的离子键理论,即分子中各原子趋向获得稳定的如同稀有气体的核外电子构型。而要达到这一构型,必须通过电子的...

    2024-05-220517.83 KB0
  • (3.18)--3.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况

    (3.18)--3.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况

    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1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况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2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3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1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原子论1808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不可再分。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ohnDalton)State-KeyLaboratoryofCh...

    2024-05-220457.53 KB0
  • (3.13)--3.5.2过渡状态理论

    (3.13)--3.5.2过渡状态理论

    无机化学3.5.2过渡状态理论当两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相互接近时,分子中的化学键要发生重排,能量要重新分配,即反应物分子先活化成配合物,作为反应的中间过渡状态。无机化学活化配位化合物能量很高,不稳定,将分解部分形成产物。以下面反应为例讨论NO2+CO——NO+CO2无机化学NO2+CO——NO+CO2N—O部分断裂,C—O部分形成,此时分子的能量主要表现为势能。ONOCO+ONOCO无机化学活化配位化合物能量高,不稳定。它既可以进...

    2024-05-220373.13 KB0
  • (3.12)--3.5.1碰撞理论无机化学

    (3.12)--3.5.1碰撞理论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20世纪30年代Eyring等提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过渡状态理论。1918年Lewis提出化学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3.5反应速率理论简介无机化学3.5.1碰撞理论反应物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先决条件。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无机化学该理论以气体双分子反应为出发点计算结果表明,每s每dm3体积内,碰撞总次数为3.51032次。无机化学研究反应2NOCl——2NO+Cl2如果每次碰撞都发生,则600K时,k≈1010dm-3mol-1s-1...

    2024-05-220233.32 KB0
  • (2.25)--8.3(3)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

    (2.25)--8.3(3)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

    8.3(3)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区分效应与拉平效应区分效应:概念?H2O是HAc和HCl的区分溶剂拉平效应:概念?水是HCl,HClO4,HNO3的拉平溶剂酸碱溶剂体系理论水的自耦解离电离理论中酸碱定义为在水中电离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为酸,在水中电离出全部是阴离子的为碱非水溶剂中同样存在自耦解离非水溶剂中根据其电离情况也可以定义酸碱,如何定义?酸碱溶剂体系理论酸的概念?碱的概念?液氨为溶剂,则NH4Cl为酸,NaNH2...

    2024-05-220211.33 KB0
  • (2.24)--8.3(2)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

    (2.24)--8.3(2)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

    8.3(2)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酸:凡是在一定条件下,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凡是在一定条件下,能接受质子的物质质子酸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有些物质具有两性共轭酸碱对:A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B,则A与B互为共轭酸碱对一种酸与其给出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碱互为共轭酸碱对,例如A叫做B的共轭酸;B叫A的共轭碱。一种碱与其接受一个质子后形成的酸互为共轭酸碱酸碱的强弱及反应的...

    2024-05-220192.48 KB0
  • (2.23)--8.3(1) 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

    (2.23)--8.3(1) 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

    8.3(1)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发展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分子,电离是完全的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力相互作用,每一个离子都被异号包围,形成所谓离子氛。由于离子与离子氛之间相互作用,使离子不能100%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离子数少于完全电离时离子的数目离子强度概念:离子与离子氛的作用程度,用I表示bi:表示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Zi:表示溶液住哪个第i种离子的电荷数离子强度越大,正负离子间作...

    2024-05-220187.66 KB0
  • (2.16)--7-2 离子键理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2.16)--7-2 离子键理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7-2离子键理论一、离子键的形成1、科赛尔理论(1)电负性很小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电负性很大的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遇时,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成为负离子。Na-e-=Na+,Cl+e-=Cl-(2)正负离子由于电性相反,相互吸引,彼此靠近,体系能量降低,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能量达到最低。正负离子牢固的结合在一起。2、离子键的本质离子键本质是静电引力离子键模型中,将正负离子的电荷分布近似看成球...

    2024-05-220297.63 KB0
  • (2.15)--6.1路易斯理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2.15)--6.1路易斯理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6.1路易斯理论1.基本思想:当ns、np原子轨道充满电子,会成为八电子构型,该电子构型是稳定的,所以在共价分子中,每个原子都希望成为八电子构型(H原子为2电子构型),又称为八隅体规则。2.成键方式:Lewis认为,同种原子之间以及电负性相近的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称为共价分子。3、Lewis结构式的书写为了表示方便,共用一对电子通常用一短线代表,即表示形...

    2024-05-220383.81 KB0
  • (2.14)--6-5 分子轨道理论

    (2.14)--6-5 分子轨道理论

    6.5分子轨道理论一、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简要介绍)1、分子轨道的形成: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在分子中电子不从属于某个特定的原子,电子不在某个轨道中运动,而是在整个分子轨道中运动。分子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用相应的Ψ来描述,这个Ψ称之为分子轨道。2、分子轨道数目: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组合形成的分子轨道数目等于参与组合的原子轨道数目。例如:两个原子轨道�Ψ1和Ψ2线性组合后产生两个分子轨道。Ψ...

    2024-05-220458.48 KB0
  • (2.13)--6-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13)--6-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6-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ABn型分子形成:分子ABn中,A为中心,B为配体,n为配体的个数。分子的中心原子A周围有n个以单键连接的原子X(或n个单电子对)而没有孤对电子存在。此时只要知道n的数目(n:1-6)。就可以预测分子构型和相应键角。分子构型2、ABaXb分子形成:分子ABaXb中,A为中心,B成键原子,a为成键原子的个数。X为孤电子对,b为孤电子对数。分子的中心原子A周围不仅有a个连接原子的成键电子对...

    2024-05-220416.32 KB0
  • (2.12)--6-3 杂化轨道理论

    (2.12)--6-3 杂化轨道理论

    6-3杂化轨道理论一、杂化轨道理论要点1、什么叫杂化: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通过线性组合,生成一组新的原子轨道波函数,这些新的轨道波函数称为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这一线性组合的过程称为原子轨道杂化。2、杂化原则(1)能量相近原则: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在成键过程中发生杂化(2)轨道数目守恒原则:杂化过程中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轨道的...

    2024-05-2201.55 MB0
  • (2.11)--6-2 价键理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2.11)--6-2 价键理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6-2价键理论一、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形成方式:如果两个H原子的成单电子自旋相反,相互靠近,两个1S轨道互相重叠,俩核间电子云密度增大,体系能量降低。2、共价键的本质:共价键的本质是电性的,共价键的结合力是两个原子核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负电区域的吸引力,但不是阴阳离子之间的库伦作用力。二、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共价键的形成(1)电子配对原理:参与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各自都必须提供一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才...

    2024-05-220188.03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