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1平均数1第1课时算术平均数知识目标目标突破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总结反思2知识目标第1课时算术平均数1.通过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2.通过对“尝试与交流”的学习,能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题.3目标突破目标一认识算术平均数例1教材补充例题(1)一组数据85,75,80,90,95的平均数等于________.(2)小明记录了今年1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气温(单位:℃...
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2中位数与众数1第2课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知识目标目标突破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总结反思2知识目标第2课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2.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3目标突破目标一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与区别例1教材补充例题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选出了10名学生担任评委,并事...
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13.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知识目标目标突破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总结反思2知识目标3.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1.通过回忆小学时用计算器求数据的和的方法,了解计算器的功能.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统计过程,会用计算器求一组烦琐数据的平均数.3目标突破目标一会正确使用计算器例1教材补充例题用完计算器后,应该按()A.DEL键B.=键C.ON键D.OFF键D[解析]根据计算器各键的功能可知...
生物必修②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三章基因的本质2生物必修②人教版关于DNA分子复制的早期推测关于DNA分子是如何复制的,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了三个模型,分别是全保留复制模型、弥散复制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模型。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全保留复制模型和弥散复制模型。全保留复制模型:在全保留复制模型中,母链DNA分开,分别复制形成两条子链DNA,此后两条母链DNA彼此结合,恢复原状,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彼此互补结合形成一条新的...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第1课时乙烯2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知道乙烯的结构特点,了解烯烃的概念。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3.知道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乙烯与H2、HCl、Cl2、H2O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乙烯的加成反应。3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不饱和烃与烯烃不饱和烃:碳原子...
第三章圆3垂径定理1【创设情境】问题1请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将其沿圆心所在的任一条直线对折,你会发现什么?多折几次试一试.追问1:由折纸可知圆是轴对称图形吗?追问2:如果是一个残缺的圆形纸片,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吗?2【创设情境】问题2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13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长)为37.4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m,你能...
章末总结专题整合知能导图高考前线知能导图单元回眸构建体系专题整合归类解析提炼方法专题一对摩擦力的认识与求解1.对摩擦力的认识(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2)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如图所示,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A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一致.2.求解摩擦力的方法(1)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来求解.(2)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μFN来求解,其中FN是物体所受的正压力,不...
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教学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会用平行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重点:用平行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难点:平行法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的推导2例题探究例1:在△ABC中,已知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求证:△ADE∽△ABC.,,DEABACDE证明:点分别是边的中点,,BC△ADE∽△ABC.ABCDE3例2:点D为△ABC的边AB的中点,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延长DE至点F,使DE=EF.求证:△BFE∽△ACB.ABCDEF4求证:ΔAB...
第2节氮的循环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3.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11.硝酸的四性:强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易挥发性。2.硝酸性质两标志:(1)硝酸起酸性作用的标志——生成硝酸盐;(2)硝酸氧化性标志——氮元素化合价降低、“钝化”现象。3.硝酸还原产物...
3.1数系的扩充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学习目标1.了解引进虚数单位i的必要性,了解数集的扩充过程.2.理解在数系的扩充中由实数集扩展到复数集出现的一些基本概念.3.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表示方法,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2题型探究问题导学内容索引当堂训练3问题导学4思考为解决方程x2=2,数系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那么怎样解决方程x2+1=0在实数系中无根的问题呢?答案设想引入新数i,使i是方程x2+1=0的根,即ii=-1...
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变化,其基本规律是vt=v0+at。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绝对值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s=v0t+12at2,st图像是曲线。2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
3.2复数的四则运算(二)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复数的乘法运算,了解复数的乘方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律在复数范围内的应用.2.理解复数商的定义,能够进行复数除法运算.3.了解i幂的周期性.2题型探究问题导学内容索引当堂训练3问题导学4思考1计算i5,i6,i7,i8的值,你能推测in(n∈N*)的值有什么规律吗?答案i5=i,i6=-1,i7=-i,i8=1,推测i4n+1=i,i4n+2=-1,i4n+3=-i,i4n=1(n∈...
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13.4方差知识目标目标突破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总结反思2知识目标3.4方差1.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掌握极差的概念,会计算极差,并且理解极差的统计意义.2.通过交流、研讨、思考等探索过程,掌握方差的概念,会计算方差,理解方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3目标突破目标一会计算极差例1教材练习第1题针对训练下表是某市某一天在不同时间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