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1基础达标1.位于希腊半岛东南阿提卡半岛上的著名城市国家是()A.科林斯B.罗马共和国C.斯巴达D.雅典2.古希腊的特点不包括()A.城邦民主政治发达B.商品经济繁荣C.影响了西方近现代民主思想D.是古代大河文明的代表3.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国家渐成雏形,其标志有()①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组织设立②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贵族和平民③阿提卡地区4个部落...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互动课堂学案人民版选修1疏导引导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可从以下几方面归纳:其一,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西晋与十六国时期那样剧烈的民族矛盾已渐渐随着民族融合而消除。其二,北魏的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当然,北魏政权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吏治败坏,赋税混乱,政府财政困难,北方草原的柔然对北魏的威胁很大,...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2掌握改革的内容。3理解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4继续培养归纳概括和表达的能力。5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及释读历史图片的能力。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教学难点:改革背景和部分内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爱我中华》的...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1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1.19世纪初,俄国生铁产量曾一度居世界首位,但到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已明显落后于西欧,主要原因是()。A.腐朽农奴制的阻碍B.自由劳动力的缺乏C.工业资金的匮乏D.交通运输的落后2.(原创)据沙皇政府统计,从1826年到1861年改革前,全国共发生了一千多次农民起义,而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关于这种局面出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专题检测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A.政治地位B.血缘关系C.居住地域D.财产多少2.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民众法庭D.建立四百人会议3.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A.废除债务奴隶制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4.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课堂互动学案人民版选修1三点剖析一、对农奴制的评价农奴制度为俄国集中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俄国国家的统一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前工业化时期的俄国,如果没有农奴制这样的方式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就没有彼得一世强力实行的西化改革,也不会有俄国长期的对外扩张,更不会在1812年的卫国战争中打败拿破仑帝国。但是,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
二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问题导学梭伦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影响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
彼得一世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塞也维奇罗曼诺夫,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史称彼得大帝。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称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对内实行改革,对外侵略扩张。他派了一个“大使团”到西欧各国考察,学习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彼得本人也乔装化名秘密随同前往。从1689年起他在俄国推行欧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彼得一世大力发展工业,允许外国人在俄国设立工厂...
第9课张居正改革一知识目标1、知识要点:了解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掌握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了解张居正改革结局的有关知识。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救时宰相”的含义;理解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意义。二预习提纲背景:明中期以来,社会矛盾尖锐,陷入的危局。指导思想:“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整顿吏治:措施:以法理政;颁行考成法影响:内阁权力增强;提高了办事效率原因:边防残...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导入: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一、改革的背景1.克里木战争——直接原因自18世纪下半叶起,俄国在近东势力急速发展,力图攻占或与列强瓜分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控制黑海海峡,实现俄国南出地中海的宿愿。土耳其...
选修一知识点整理(期末迎考材料)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危机: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1)原因:a、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无权;b、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表现: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3)影响:给统治者敲响警钟,推动雅典社会政治改革。2、经济因素:工商业的发展(1)表现:手工业、造船业取得较大进步;...
2019年乡村医生工资改革最新政策乡村医生工资改革最新政策解读乡村医生待遇偏低一直是制约农村医疗发展的难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解读如下: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进一步深化医改有什么重要意义?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植根于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承担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
一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对于一个君主而言,一支强大而且听话的军队无疑是上上之选,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一支听话但不强大的军队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一支强大却不听话的军队则绝对要不得!阿拉伯的哈里发们为了和本国的部族酋长们博弈,看中了在帝国内部没有部族背景,而且身份低微,离开君主就一无所有,对君主的忠诚度很高的马木鲁克。所以,马木鲁克的兴起,不是因为他们强大,而是因为他们听话。你知道近代埃及的衰落...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问题导学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的现代化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世界通史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一回答,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检测人民版选修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③从法律上...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2005年6月7日,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竖立起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今天,俄罗斯人为什么要向亚历山大二世“致敬”?亚历山大二世像提示:他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1雅典往何处去成长训练人民版选修1夯基达标1.下列对雅典贵族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最高权利机关②最高行政长官为执政官③执政官卸任后自动成为元老院成员④维护了平民的利益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该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以试题分析,①②③④中最多只有一处是错误的贵族政治维护贵族利益,贵族利用政权压迫、剥削平民,故④错。答案:C2.雅典贵族剥削平民主要方...
一雅典往何处去课前预习情境导入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那么,为什么说“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梭伦改革前夕贵族间的大辩论参考答案:雅典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开始酝酿暴动,国内形势更为紧张。知识预览一、答案:雏形共和国元老院二、答案:国家政权六一汉...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到北魏统治者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运用制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勾画政权变迁示意图,运用制表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能分析出改革内容,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归纳知识的能力。依托地图进行“迁都洛阳”的教学,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改革...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测评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基督教由民间反对压迫的宗教团体演变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根本原因是()A.基督教势力的不断发展B.基督教教义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统治C.罗马法不断健全,社会稳定D.帝国皇帝信奉基督教解析:基督教是在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人民多次反对罗马帝国的斗争均惨遭镇压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下层人民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罗马皇帝最初对基督教进行了镇压,但却没能阻止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