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互动课堂学案人民版选修1疏导引导1.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的问题(1)内容: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实质上是推行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其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2)实施的背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2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成长训练人民版选修1夯基达标1.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B.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D.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解析:明确题干“公民”应包括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即梭伦是被雅典社会各阶层推选上台的,因此可判断出A、B、D三项错误。答案:C2.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的内容不包括()A.废除所有债务B.禁...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心存戒心,矛盾复杂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2.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C.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
二中兴埃及的改革问题导学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率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阿里改革性质的认识。材料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1雅典往何处去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梭伦在诗中写道:“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这里的“人民”是指()A.贵族B.平民C.债务奴隶D.外邦人2.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雅典社会“六一汉”制度盛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六一汉”的状况是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B.“六一汉”已丧失了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C.“六一汉”制可以避免下层平民沦为债务奴隶D.“六一汉...
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1雅典往何处去互动课堂学案人民版选修1疏导引导1.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1)贵族制:由贵族掌握政权的政体。一般为集体领导,实行任期制与选举制。内部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种政体较君主专制政体有了明显进步,但贵族往往利用手中权力损害一般平民的利益。平民的斗争又往往推动贵族制向民主制转变。(2)民主制:古希腊的民主制以雅典为典型代表,是全体公民有权参与国家管理...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鲜卑族经过改革,最终完成封建化的进程。其根本表现是()A.服饰汉化B.语言汉化C.同汉族通婚D.由游牧经济变为农耕经济2.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魏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①铸造业发达②商品交易活跃③城市经济繁荣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3.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
一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问题导学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的埃及“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1)根据材料一分析农民在埃及的地位。材料二1806年,英国联合土耳其和马木鲁克首领,再次入侵埃及,企图颠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阿里率领埃及人民顽强抵抗,最终迫使英军撤离埃及。英...
课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重难点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辅助材料多媒体、导学案学习过程【新知导学】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远景)问题一:结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高度概括阿里崛起前,埃及的社会状况怎样?(1)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问题导学一、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问题活动与探究材料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
第9课张居正改革一知识目标1、知识要点:了解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掌握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了解张居正改革结局的有关知识。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救时宰相”的含义;理解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意义。二预习提纲背景:明中期以来,社会矛盾尖锐,陷入的危局。指导思想:“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整顿吏治:措施:以法理政;颁行考成法影响:内阁权力增强;提高了办事效率原因:边防残...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成长训练人民版选修1夯基达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均田制的推行②吏治的改善③迁都洛阳④政府重视水利兴修⑤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①②④均可在教材上找到依据,迁都洛阳使鲜卑族更好地享受中原文明,作为政治中心,必然带动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本身就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答案:A2.梁武帝使者出使洛阳...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自上而下的改革成长训练人民版选修1夯基达标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封建地主阶级向资产阶级妥协B.发展资本主义C.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D.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解析:1861年改革是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和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而进行的。答案:D2.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1.下列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3.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问题导学俄国1861年改革的前因后果活动与探究场景一:改革前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们啊!大臣乙:是啊!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军队啊!亚历山大二世:...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1基础达标1.导致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①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②官吏没有俸禄,靠贪污搜刮维持奢侈生活③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71年,拓跋宏继承王位B.490年,冯氏死,孝文帝亲政C.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D.孝文帝决心改革汉制,以维护鲜卑旧制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课堂互动学案人民版选修1三点剖析一、“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及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内容: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由《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组成。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
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接着看课本小字)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中,面相暴烈的彼得一手持剑、一手拿着世界地图,显然这位君主拥有和需要的就是这两项——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一、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1.17世纪,西欧各国发...
专题一梭伦改革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梭伦改革前,雅典一度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状态。下列关于雅典城邦初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氏族或部落之间纷争不休B.建立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C.氏族成员包括贵族和平民D.雅典社会形成了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2.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问题导学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条件活动与探究材料一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西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逃遁。公元87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1)从材料一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这和北魏的崛起有什么关系?材料二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