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1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2[课程标准]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3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1.建立过程(1)1848年底,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法国总统,他组织“秩序党”内阁,并解散制宪议会。(2)1851年底,波拿巴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4(...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新课标要求:识记:1、选举方式的确定2、我国的选举方式理解:1、我国选举方式的决定因素2、珍惜选举权的意义运用:怎样正确行使选举权2选举方式选举方式从选举人的角度看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的角度看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想一想每一种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每一种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点和局限3试一试:对比两种选举方式的利于弊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优点:优点:局限性:局限性:优点:优点:局限...
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1目标导航1.课程标准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2.学习要点(1)结合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的背景,分析路易波拿巴上台的原因及其政权的性质。(2)结合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分析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原因。(3)归纳1875年宪法的内容,分析其意义。(4)结合1789~1875年法国政体的变...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4.视野拓展课时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核心考点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11.考点精讲2不同的选举方式各具优点,也各有局限性。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优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局限性: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难以操作优点:使选举能在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局限性:难以将每个选民的意愿充分直接地表达出来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优点:比较充分地考虑...
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1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2[课程标准]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3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确立1927年秋,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42.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表现(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①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2[课程标准]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3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的民主思想(1)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关于君主立宪的主张中。(2)思想特征:在传统经学的包装下,制造出一套“托古改制”的理论。①代表性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②主要思想论述。4a.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专题二第三框晨背关键语句知识点一理解教材新知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第三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21.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其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和议会组成。2.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3.法国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政府要对议会负责。4.法国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国民议会主要行使立法...
1一、“火山口”上的“君权神授”1.背景(1)15、16世纪,英国王权扩大,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成长。(2)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力图获得更大的权力,这就使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新贵族王权与议会2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詹姆士一世时期:①政治上:宣扬“”,强调君权来自上帝,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国王只对上帝负责。②经济上:推行商品专卖制度,强行向人民借贷。③宗教上: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
1一、从思想走向法律的民主1.民主思想(1)主流:天赋人权思想、人民主权论、“”思想等,是近代民主思想的主流。(2)局限:民主思想理论包含着一定的成分,这就导致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完全实现民主理论的设想。人人生而平等理想22.民主运动的历程(1)一般历程:通过民主运动的推动和传播,民主理论变成,这是近代民主化的一般历程。(2)体现形式:以形式体现民主思想,既是对民主运动成果的认可和保留,又为实现民主提供了法律制度...
1一、“万王之王”1.教皇鼓吹教权至上(1)教皇尼古拉一世最早提出反对干预教会事务。(2)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认为其权力直接来自,教皇不仅是教会最高首领,其他方面的地位也应超过世俗国王或皇帝。(3)教皇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极点,自称是“万王之王,”。(4)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了“”,正式规定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万主之主世俗权力上帝一圣通谕22.神学家诠释教权至上(1)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被称为“”。(2...
1一、独立之初的美国民主建设1.背景(1)美国革命是以民族独立战争的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2)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3)美利坚民族的文化观念来源于17世纪以来的。(4)美国独立之初,邦联政府对内不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对外不能应付英国、西班牙的威胁。(5)1786年谢司起义爆发。欧洲文化传统22.制定1787年9月,通过了1787年宪法草案。3.内容(1)中央政府的构建原则——“三权分立”。①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2[课程标准]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3一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1.产生背景(1)独立后的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造船业处于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繁荣,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的金融中心。(2)荷兰的发展面临内外威胁:西班牙强权的外部威胁;内部存在着顽固的封建残余势力,基督...
专题三民主与法治——纪录片《法治中国》(长沙2015.41,2013.41)1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已于8月18日至2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陆续播出,全片共6集,分别为《奉法者强》《大智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公正司法(下)》《全民守法》。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专题片以丰富的案例系统总结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辉煌成就,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令人备受鼓舞。解读:《法治...
专题五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法治中国建设是中国长治久安之策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司法公正,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权力运行制约...
1一、民主派的纲领——《大抗议书》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议会的召开和解散(1)为筹集军费,查理一世于1640年4月召开议会,反对派议员拒不讨论问题,查理一世解散议会。(2)社会各阶层都主张召开新的议会。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之下,查理一世再次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征税23.《大抗议书》(1)背景:长期议会同国王展开了争夺国家的斗争,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通过了《大抗议书》。(2)内容:①揭露了无议会期...
1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各种选举方式的含义。2.理解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重难点)3.明确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4.理解民主选举的重要性及态度,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选举权。(重点)2知识导图3基础知识自查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民主选举的主要方式从选民是否直接选举产生被选举人角度看,选举方式主要包括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参选比例角度看,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4想一想:“等额选举在选举人之间形成了...
1一、让王权不再神圣1.背景(1)议会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象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______机构的国家,是议会制的发源地。(2)英国的议会被资产阶级学者誉为“”。2.过程(1)通过议会限制王权,进而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统治,议会权力也随之扩大。代议制议会之母资产阶级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通过《权利法案》和《____》,使国王的很多权力逐渐被转移到了议会,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2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情境导入线索引领知识互动分层测试3称一称情境导入4漫画反映了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政府的决策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广泛了解民意。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参与决策,使决策能够反映民意...
单元整合1知识建构2综合归纳一二一、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1.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蓬勃发展,商业贸易持续繁荣。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旧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尤其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农民非常贫困,导致法国工业品的国内市场比较狭小。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革命前的法国仍保持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一、第二等级是封建特权等级,享有免税权。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