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的好坏,对于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因此,发令枪响必须奋力蹬地(如图),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以获取最大的加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运动速度,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2填一填练一练一、牛顿第二定律(见课本第109~110页)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数学表达式:F=ma。3.1N的物理意义:使质量为1kg...
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蛙泳时,双脚向后蹬水,水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则人体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人体获得的推进力。但在自由泳时,下肢是上下打水(如图所示),为什么却获得向前的推进力呢?2填一填练一练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见课本第115页)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2.特点: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且总是成对...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1牛顿第一定律2情景导入思维导图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杯内盛半杯水,上面盖一块塑料板,板上放一个鸡蛋,用小木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离杯飞出,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3填一填练一练一、理想实验的魅力(见课本第68、69页)1.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历程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首页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AYIJIEHUO答疑解惑DANGTANGJIANCE当堂检测目标导航学法点拨1.明确“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的转折点。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重点)3.知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及其要求。(重点)4.理解建设社会主...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1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AYIJIEHUO答疑解惑DANGTANGJIANCE当堂检测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2)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我国古代魏晋时期的刘徽在其《九章算术注》中就提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有限转化,他是中国数学史上第一个把极限思想用于计算的人,他创造的求圆面积和圆周率的割圆术是“千古绝技”,为中国取得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2填一填练一练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见...
5光的衍射6光的偏振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这是用光射到一个不透光的小圆形障碍物上形成的影,影的中心有一个圆形的亮斑,你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吗?2填一填练一练1.光的衍射(见课本第59页)(1)衍射现象:光通过很窄的缝和很小的孔时,光没有沿直线传播,它绕过了缝或孔的边缘,传播到了障碍物后面的地方。(2)衍射条纹的特点:一些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条纹最宽、最亮,离中央条纹越远,亮条纹的宽度越窄,亮度越小。(3)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首页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AYIJIEHUO答疑解惑DANGTANGJIANCE当堂检测目标导航学法点拨1.知道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理解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特点。(重点)3.理解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难点)1.小组交流你所知道的文化交流途径、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或事例。2.运用自主学习法、比较法,说出各种文化传媒的特点。3.运用合作探究法,探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XINZHIDAOXUE新知导学首页DAYIJIEHUO答疑解...
3.2全集与补集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ANGTANGJIANCE当堂检测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了解全集的含义,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2.掌握集合交、并、补的综合运算,并能正确地应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3.能使用Venn图和数轴表达集合及其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ANGTANGJIANCE当堂检测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一、全集1.定义:在研究某些集合的时...
4.2怎样分解力1情境导入课程目标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知道力的分解要从实际情况出发。2.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3.掌握力的正交分解法。2一二分力、力的分解1.分力: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力,可以用几个对物体产生相同效果的、从不同方向作用在物体上的共点力来替代,这几个力叫做那一个力的分力。2.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2)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
2弹力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如图所示,被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挂上篮子的扁担会弯曲,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会下弯。上述实例中的“弓”“扁担”及“跳板”有什么共同特征?弯弓为什么能够把箭射出去?2填一填练一练一、弹性形变和弹力(见课本第54、55页)1.形变和弹性形变(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体积和形状的改变。(2)弹性形变:物体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3)微小形变:任何物体受力都能发生形变,受力而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11.金钱的内涵(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3)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2.正确对待金钱(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既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和实现人生价值,使我们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21.教材“探究问题1—2”提...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从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到马克尼发现了无线电,开创了无线电波的实用价值;直到1901年马克尼的无线电信号历史性地跨越了大西洋,实现了人类首次隔洋无线电通信;再到后来通信卫星的升空,移动通信才得以迅速发展。你知道无线电波是怎样发射和接收的吗?2填一填练一练1.电磁波的发射(见课本第81页)(1)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备的两个特点:①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②振荡电路的电场和...
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2情景导入思维导图古时,中国有一句得道成仙之语:“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人们也许认为是一派胡言,但在现实中确有其事,这正是当前科学界热衷探索的超自然现象,称之为“时空隧道”。3填一填练一练1.经典的相对性原理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见课本第96页)(1)经典的相对性原理:①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能够成立的参考系。相对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另一个参...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及利用纸带求速度。2.学会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各点瞬时速度的方法。3.学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并能根据v-t图象描述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1.瞬时速度的求法:计算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应在计数点附近取一段很短的时间Δt,用Δt内的平均速度当作打该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学完本章第3节后可根据...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情景导入思维导图汽车的启动性能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例如,某型号的跑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约需5s的时间;另一种普通家用轿车,同样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却需要12s的时间。显然,达到某一速度的时间越短,说明汽车的启动性能越好。同样道理,汽车在制动时,从某一速度减到停止的时间越短,制动性能越好。是否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汽车的这种启动性能和制动性能(即速度的变化快慢)呢?2填一填练...
4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与诱导公式4.1单位圆与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4.2单位圆与周期性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ANGTANGJIANCE当堂检测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2.会求任意角的正弦函数值、余弦函数值.3.掌握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4.了解周期函数的定义,并会简单的应用.5.掌握终边相同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诱导公式及其应用.XINZHIDAOX...
本章整合1力与相互作用ەۖ�ۖ�ۖ�ۖ�ۖ�ۖ�ۖ�ۖ�ۖ�ۖ�ۖ�ۖ�۔ۖ�ۖ�ۖ�ۖ�ۖ�ۖ�ۖ�ۖ�ۖ�ۖ�ۖ�ۖ��ۓ牛顿第三定律ەۖ�۔ۖ��ۓ内容性质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一性质的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弹力和摩擦力ەۖ�ۖ�ۖ�ۖ�ۖ�ۖ�ۖ�۔ۖ�ۖ�ۖ�ۖ�ۖ�ۖ�ۖ��ۓ弹力ەۖ�ۖ�۔ۖ�ۖ��ۓ产生条件ቊ相互接触接触面处发生弹性形变大小ቊ(1)对于弹簧,用胡克定律计算...
本章整合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核心归纳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专题归纳专题一三视图及其应用三视图在高考中几乎每年必考,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考查相关的识图,由直观图判断三视图或由三视图想象直观图;二是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面积、体积等的计算.此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三视图,从中获取几何体结构特征以及基本量的相关信息.核心归纳专题一专题二...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1231.实验目的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我们需要在包括物体质量和速度在内的整体关系中探究哪些量是不变的,所以实验中一方面需要控制碰撞必须是一维碰撞,另一方面还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并通过计算探究不变量存在的可能性。31232.实验原理(1)探究思路:①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作一维碰撞。②探究不变量: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