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种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遗传、变异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证明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病毒拆开与重组实验;微生物遗传变异的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讲授和具体应用实例来实现教学目的,通过提问、讨论等教学辅助手段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3遗传:指上一代生物如何将自身的一...
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Microbiology非细胞生物—病毒真细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原核生物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古生菌真核微生物(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微生物根据其不同的进化水平和性状上的明显差别可分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微生物三大类群。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3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掌握细菌细胞的结构及组分掌握细菌细胞...
亲密伴侣——人体正常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bes)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病害。什么是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指正常寄居在宿主体内,对宿主无害而有利的细菌群,是宿主微生物群的重要构成(1014)。正常菌群的特点:...
微生物与抑郁症抑郁症简介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核心症状是情感、兴趣和愉快感缺乏及意志减退,还有不适宜的负罪感、自杀念头、力不从心、失眠、食欲障碍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抑郁症是全球致残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世界十大医疗疾病负担中排名,到2020年可能上升首位(WHO,2001)。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抑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一般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体三因素作用。关于抑郁发生机制的...
第第33章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验室生物安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刘晶星教授刘晶星教授消毒灭菌常用术语消毒灭菌常用术语灭菌(灭菌(sterilization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的方法。消毒(消毒(disinfection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防腐(防...
复习导航复习导航学生根据复习导航中的知识点进行看课本复习学生根据复习导航中的知识点进行看课本复习组展示组展示病毒、细菌、真菌的相关内容。病毒、细菌、真菌的相关内容。单位展示,组长负责把发言内容分配好。单位展示,组长负责把发言内容分配好。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重要图片。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重要图片。展示一:病毒展示一:病毒组成。组成。展示二:细菌展示二:细菌展示三:真菌...
1医疗器械微生物限度检验医疗器械微生物限度检验2概述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真菌菌落数控制菌3概述概述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
1234567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8啤酒、果酒、食醋、面包、酸奶、腐乳、豆豉、霉干菜、酸菜、酱油、酸味剂、甜味剂1、举例说出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5种食品9食品的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防腐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只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它对人体便是无害的。10发酵生产的历史•原始发展阶段人类利用微生物酿制发酵食品的历史1、远古时代,自然发酵2、对自然发酵现象经过长期观察...
12项目内容要求考点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与计数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ⅡⅠⅠ重难点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方法及微生物培养的具体操作34年份及高考卷考查知识点2010年山东2009年安徽、江苏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2010年重庆、安徽2009年广东微生物的培养及分离方法56•1.(2009安徽理综)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
台灣以微生物作為健康食品的調查第五組孫衡周愛雲林佳琦詹寶玉陳柏穎何謂健康食品?食品本質須有:1.特殊營養素2.特定之保養功效需特別標示或廣告包裝尚須有健康食品標章衛生署許可健康食品功效調節血脂功能牙齒保健功能調節血糖功能調整腸胃功能調節免疫機能功能改善骨質疏鬆工騰護肝功能(化學性乾損傷)與“藥品”不同處藥品:1.藥品多經過純化,多為純物質且劑量高2.使用在人體有疾病的狀態,有治療功效...
绪论(答案从40页开始)一、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人类通过微生物生产的食品有()。A.牛奶B.火腿C.酸乳酪D.黄瓜3.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A.RobertHookeB.LouisPasteurC.JosephListerD.JamesT.Watson4.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A.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B.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C.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D.病毒是...
微生物的“功”与“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4课微生物的“功与“过”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知道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益也有害。通过集中呈现图文资料,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体验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难点:自制酸...
7.微生物与健康说课稿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微生物与健康》说课稿这次我说的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微生物与健康》这一课。科学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我认为要体现六个字——“实践理解迁移,这也是我的教学主张。以任务驱动学生主题探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微生物与健康》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微小世界》单元的第7课,指向13...
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课题学科科学课题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材版本浙教版年级九年级授课人年段册章节九年级下第三章第二节设计意图指导依据说明、整体设计思路本节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置疑、讨论分析,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和广告语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学习目标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2.掌握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重点)3.掌握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方法。(难点)201课前自主梳理02课堂合作探究03随堂反馈演练04课后巩固提升3一、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pH等),同时或其他微生物的生长。(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
1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2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法,简述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2.说出灭菌和消毒的概念,简述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3.掌握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无菌技术。(重难点)301课前自主梳理02课堂合作探究03随堂反馈演练04课后巩固提升4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的营养基质。2.种类:(按物理性质分)液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常用培养基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目的:学习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方法及意义。(琼脂包埋法、海藻酸钙包埋法)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自己整理。问题与讨论(课堂布置)微生物固定化方法中,以包埋法最为常用:包埋法的原理是将微生物细胞截留在水不溶性的凝胶聚合物孔隙的网络空间中。通过聚合作用或通过离子网络形成,或通过沉淀作用,或改变溶剂、温度、pH值使细胞截留、凝胶聚合物的网络可以阻止细胞的泄...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四十四课时课题1~3微生物的实验培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3.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回扣教材】考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的定义: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生长繁殖2.类型:培养基按照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