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考点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考点三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内容索引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3基础梳理4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Q:1476360113遥感RemoteSensing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5目标物传感器(收集)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传感载...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获得_________的不同,产生_________。太阳辐射热量差异(2)分布:①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课标要求课标解读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道: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活动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特征。应用:运用资料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实例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知识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成语中的地理“蜀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大气受热过程1.(2013年6月广东学考)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弱B.太阳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D.大气逆辐射弱解析: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效果不明显,近地面温度低,容易出现霜冻。答案:D2.(2014年6月广东学考)农业生产中采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提高大棚内的气温C.降低大...
课时2寒潮与台风选修Ⅴ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1.能说出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特征。2.学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3.知道寒潮及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要危害,了解寒潮入侵和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路径。学习目标2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互动探究内容索引3自主学习4一、影响我国的寒潮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它是半年我国的主要气象灾...
12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珍惜每一滴水!31.水资源的含义广义:狭义: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储量的十万分之七.一、水资源及其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陆地上的淡水资源4(1)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2)世界水资源的分布规律①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
1第七章区域产业活动第22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第七章区域产业活动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识记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2.理解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地域联系。3.结合图表材料,判断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等。选择题和综合题均为常考题型。3产业活动的区位...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课标要求课标解读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一般特点(如方向、周期、速度)。理解: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应用:结合黄赤交角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其对四季和五带的影响。3知识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诗词中的地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4思考探究:该诗句主要反映了地球运...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2考点一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必备知识回顾】1.自然资源概述:读自然资源示意图,回答问题。3(1)自然资源概念:指存在于_______,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______与_____。如上图中的__。自然界物质能量C4(2)分类。①按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_____资源、水资源、____资源、生物资源等。②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为_______资源与_________资源。...
专项突破练5人口与城市(选择题+非选择题)1解析答案一、选择题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指出:以东北目前的生育水平和人口流出趋势看,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据此回答1~3题。1.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首要方向是A.北京B.上海C.内蒙古D.海南解析由于北京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且距离较...
专题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备考导航]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考点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2013年6月广东学考)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地面植被分布信息的技术手段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通信技术解析: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等特点。答案:A2.(2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标要求课标解读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知道:大气的能量来源和热力环流的成因。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应用:学会应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有关原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思考探究:为什么该诗句中...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二章行星地球1考点一地球自转特征与昼夜交替、运动偏转考点二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课时作业内容索引2地球自转特征与昼夜交替、运动偏转3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的自转4NS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南极俯视顺时针地球的自转|方向5地球的自转|周期1太阳日24小时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6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处均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南北纬60°处...
第十四章旅游地理1考纲呈现考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三年真题呈现考频统计分值统计试卷名称201620152014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新课标卷Ⅰ3年1考6分新课标卷ⅡT42,6′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新课标卷Ⅲ海南地理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新课标卷ⅠT42,10′3年5考50分新课标卷ⅡT42,10′4.旅游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