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3.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考点1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和干湿变化。冷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____________趋势近现代近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气候...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第六节水循环和洋流2考点集训知能提升核心考点回归教材01020304Contents目录3一、水循环1.能量来源:____及地球____作用。2.主要环节及类型(1)海上内循环:包括环节①____、②____。(2)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环节①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3)陆地内循环:包括环节④____,⑧____,⑨__。太阳能重力蒸发降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降水蒸发蒸腾回归...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四章考点突破1考点一交通运输1.海峡两岸联系越来越紧密,长沙的李先生申请台湾省个人自由行,从长沙去台北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2.运速最快,运费最高,受一定天气条件限制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航空运输C.水路运输D.铁路运输CB2春运是春节前后因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下图示意的是2015年我国...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利用图示,说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2基础知识导读3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42.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5目前人们已经能够成功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下矿产资源,请你说出其中的原理。当地震波经过含石油资源的地层时,波速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横波还是纵波?6【提示】我们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记住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2.说出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意义。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
地理区域地理新课标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篇第三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3课时东南亚南亚和印度2区域地理新课标版高考考点高考导航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南亚的位置、范围及热带季风气候。3.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分布及工农业发展特点。1.能记住东南亚、南亚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成因,河流水文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2.掌握东南亚、南亚的农业、工业等社会经济特征。3.能够分析南...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分析:下列的几种说法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昆明四季如春。3.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8℃。天气气候气候天气气候:一、多变的天气21.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里的测得的。温度计离地面___米。测定的气温一...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1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2目标导航预习引导课程标准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说明受损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2.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表现3.理解受损生态系统的形成3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种群: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2.生物群落:在一个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群落。3.生态系统...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1学习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识记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重点)2.掌握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重难点)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重难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组成(1)从形态上看①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和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②气态水数量,分布;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气态液态最少...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备考指南最新考纲核心知识点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2017全国卷Ⅰ,9~10题,8分2013全国卷Ⅰ,9题,4分1.命题重点:气候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设问方式灵活多样,命题角度主要有三:一是考查基本原理和规律,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等;二是考查相关图表判读,如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分布图...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滚动专题训练(二)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1一、选择题1.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A.靠山吃山B.自毁家园C.幸福之门D.为了美好的明天B22.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有一处不应开垦为耕地,它是()A.甲B.乙C.丙D.丁B3读图,回答3~4题。43.径流总量最小的是()A.珠江B.闽江C.长江D.黄河4.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是()A.分布均匀B.北多南少C.南多北少D.西多...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重点)3.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宇宙阅读教材P2~P5,完成下列问题:1.宇宙的含义和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世界。物质时间空间2.宇宙的特征(1)物质性——天体①含义: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例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体系构建【构建点睛】一个方法:气候类型判读方法。两条脉络:大气各层特点;人类与气候。三个重难点:温压关系原理;大气环流规律;气候类型判读。四大方面:热力环流与风;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气候及其变化。五条规律:(1)气温垂直变化、水平分布规律。(2)保温作用。(3)热力环流。(4)锋面规律。(5)气旋与反气旋。2一、气温、降水的成因1.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第三节人类与环境2目标导航预习引导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了解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3.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的途径3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1.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2.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体现: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②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3.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统一。(1)对立:环...
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第十八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考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五年高考1.(2016江苏单科,25,3分)与2003年相比,2013年(双选)()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答案AC图中信息表明再生水的供水量大幅提高,故A项正确。2003年的供水量为8.3+25.4+2.1=35.8,2013年的...
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25讲交通和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1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最新考纲考纲解读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以某地区聚落分布图为背景材料,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以某地区交通线分布图为背景材料,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理解并会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考法指...
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1一、什么是地理?二、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三、怎样学好中学地理?2一提到地理,你能想到些什么呢?一、什么是地理3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追根求源话地理“地理”一词本意是指“大地的山川陵谷各有条理”。通俗地讲,“地”就是指我们所在的地球,“理”就是指地球上事物的存在与变化规律。4二、为什么要学习地理?衣、食、住、行与地理密切5【服饰与地理】青藏高原牧民藏袍印度纱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