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耗散是指可利用的能源最终变成了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散失的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3.能量耗散反映了能量转化的宏观方向性,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4.功和能量...
1.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p=mgh,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重力势能为负值时,说明物体在零势能面下方。3.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和系统性,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具有绝对性,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为WG=Ep1-Ep2=-ΔEp。4.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但习惯上说成“物体的重力势能”。5.重力势能...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犬马,人所共知,旦暮见之,不可类之;鬼魅无形也,故易也。”你赞同这个观点吗?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意识的本质2.通过互动探究,学会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3.通过互动探究,能够从意识的起源、生理...
第二章数列12.4等比数列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2[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并会简单应用.2.掌握等比中项的概念并会应用.3.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了解其推导过程.31.等比数列的概念(1)定义:一个数列从________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___________.(2)公比: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3)公比的表示:___.第2项同一常数q42.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_________...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二章函数2.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2.2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入概念和描述问题所用的时间,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用f(x)表示学...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二章函数2.1函数2.1.2函数的表示方法第1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有些函数的图象是不断上升的,你能类比登山台阶的过程将函数上升的趋势概括为可计算、比较的关系式吗?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1.函数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是通过列出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2)图象法就是用___________表示...
第三章不等式1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2课时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学习目标]1.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了解分类讨论的原则和方法.3.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不等式的解化归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关系.3[知识提炼梳理]1.两边同除或同乘含参的式子时,应讨论含参的式子的符号.当a>0时,关于x不等式ax>a2的解是_________;当a<0时,关于x不等式ax>a2的解是_________.{x|x>a}{x|x<a}42.解含参数的一...
第三章不等式1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2课时不等式的性质与应用2[学习目标]1.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比较代数式的大小.2.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3.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讨论式子的取值范围.3[知识提炼梳理]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如果a>b,那么b____a;如果b<a,那么a>b,即a>b⇔bb____a.性质2:如果a>b,b>c,那么ab____c,即a>b,b>c⇒ab____c.<<>>4性质3:如果a>b,那么a+c____b+c.性质4:如果a>b,c>0...
第二章数列1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学习目标]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等).2.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31.数列的概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_____,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_____.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____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___项.数列项数n首42.数...
1.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的圆周运动。2.质点通过的圆弧长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为线速度大小;半径转过的角度Δθ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称为角速度,角速度恒定的圆周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经过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4.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为:v=ωr=2πrT,T=2πω。第4节圆周运动一、线速度1.定义:物体做圆周运动通过的与通...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真理的含义,懂得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2.通过互动探究,正确理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知道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33.通过学习真理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和谬误的能力,正确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二章函数2.1函数2.1.3函数的单调性第1课时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很多数学概念都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从本质上看,函数单调性揭示的是一种变化趋势.趋势有很多种,例如股票震荡上升的趋势;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虽然不断有局部的战争和冲突,“和平与发展”却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趋势.数学上的单调性,是绝对...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2指数函数第2课时指数函数的应用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被植物吸收,后被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呼吸碳...
第三章不等式1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1课时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2[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学习用不等式(组)来描述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是研究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3.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知识提炼梳理]1.符号法则:设a>0,b>0,则a+b___0;ab___0;ab>0.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a...
第二章数列12.2等差数列第1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2[学习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深化认识并能运用.3[知识提炼梳理]1.等差数列(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____________,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2)公差:这个_____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
第一章解三角形1第2课时余弦定理2[学习目标]1.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2.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三角形问题.3[知识提炼梳理]1.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a2=b2+c2-2bccosA;b2=c2+a2-2cacosB;c2=a2+b2-2abcosC.特别:在△ABC中,已知C=90°,三边a、b、c的关系为:c2=a2+b2.(勾股定理)42.△ABC中,...
第三章不等式1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2[学习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2.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能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4.能在坐标平面上准确表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5.能够利用平面区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识提炼梳理]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含有____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____的不等式叫做二元...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2.通过互动探究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3.通过互动探究列举生活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