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体被抛出后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抛体运动,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叫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一般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3.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类似,只是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不为0;斜上抛运动的最高点物体的瞬时速度沿水平方向。第2节平抛运动一、抛体运动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物体只受_____作用的运动。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_____方向的抛...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曾说,他所看到的历史发展,只是像一浪一浪那样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而人类命运的发展,只不过是一些偶然的、不可知的力量的游戏罢了。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懂得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通过互动探究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
第1节曲线运动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4.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5.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的位移1.建立坐标系:研究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需要建立_________坐标系。平面直角2.位移的分解...
第二章数列1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2课时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2[学习目标]1.熟练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了解数列求和的一些方法:裂项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公式法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知识提炼梳理]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简单的递推数列,会用累加法求形如an+1-an=f(n),用累乘法求形如an+1an...
第2、3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1.推导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公式时用到的物理规律有: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2.牛顿认为所有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3.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其表达式为F=Gm1m2r2。4.引力常...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二章函数2.1函数2.1.1函数第1课时函数的概念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有关.某校高中二年级的王兵同学到集市上去买西瓜,看到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王兵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卖西瓜的叔叔说5元1角,1角就不要...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请分析猫和老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2.通过互动探究正确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3.通过互动探究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生物必修3(人教版)1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2[目标导航]1.结合具体实例,描述生态系统的含义。2.联系教材提供的实例,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并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3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_________,叫作生态系统。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统一整体生物圈42.生态系...
第三章不等式1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学习目标]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2.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3.训练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培养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3[知识提炼梳理]1.约性约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打开变成一个阳台,关起来又是一扇窗户。这些神奇的小发明无时不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通过互动探究正确理解创新的重要作用3.通过互动探究牢固树立创新意识4.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创新而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3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第1节行星的运动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2.开普勒第一定律指明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轨道,而非圆轨道;第二定律可导出近日点速率大于远日点速率;第三定律指明了行星公转周期与半长轴间的定量关系。3.近似处理时,可将行星绕太阳运动或卫星绕地球运动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且对同一中心天体的行星或卫星,a3T2=k中的k值均相同。一、地心说与日心说...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对于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2.通过互动探究,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通过互动探究,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本...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哲学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包括泰勒斯在内的西方哲学家几乎都是天文学家,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等也曾探求“天”的道理,仰望天穹而发出哲学的追问。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1.通过自主预习,认识到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通过互动探究,理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理解哲学的任务3.通过互动探究,初步具有用理...
第二章数列1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数列的前n项和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学习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2.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3.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五个量a1,d,n,an,Sn的关系,能够由其中三个求另外两个.31.数列的前n项和(1)定义:对于数列{an},一般地,称________________为数列{an}的前n项和.(2)表示:常用符号...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二章函数2.1函数2.1.4函数的奇偶性第1课时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大自然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它用对称的方法创造了千百万种不同的生命.被誉为“上海之鸟”的浦东国际机场的设计模型,是一只硕大无比、展开双翅的海鸥.它的两翼呈对称状,看上去舒展优美,它象征着浦东将展翅高飞,飞向更高、更广阔的天地,创...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4函数的应用(Ⅱ)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我们知道,燕子每年秋天都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研究燕子的科学家发现,两岁燕子的飞行速度可以表示为函数v=5log2Q10,单位是m/s,其中Q表示燕子的耗氧量.当一只燕子的耗氧量是8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1.常见的实际问题(1)人口数的计...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2情景导入学习目标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神创世的传说,中国自古也流传着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故事,这些传说是真的吗?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什么?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物质的定义2.通过互动探究,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通过互动探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4.通过本课时的学习,...
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新课标导学第二章函数2.3函数的应用()Ⅰ1自主预习学案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自主预习学案数学必修①人教B版某校校长暑假将带领该校市级三好学生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票价的6折(即按全票价的60%收费)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当学生数是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就学生人数讨论哪家旅...
第一章解三角形1第3课时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2[学习目标]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能够利用已知的数量和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知识提炼梳理]1.三角形内的角的函数关系在△ABC中,边a、b、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则有:(1)sin(A+B)=_______,cos(A+B)=_______,(2)sinA+B2=______,cosA+B2=______.sinC-cosCcosC2sinC242.正弦定理及其变形(1)asinA=bsinB=csinC=___...
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2.掌握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让物体自由下落,忽略阻力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有两种方案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1.以物体下落的起始点O为基准,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时的速度大小v,若12mv2=mgh成立,则可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过程的初、末时刻的速度v1、v2,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