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说教材说课标《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是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案例教学,区域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采用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设计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可选用的金属材料是:A.镁B.石墨C.铝D.锌()2、由铝、铁、铜、银和稀硫酸,可以组成的原电池的总数为A.3种B.4种C.5种D.6种()3、用锌片、铜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2H++2e-=H2B.Zn-2e-=Zn2+C.2H2O+4e-=4OH-D.Ag++e-=Ag()4、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Cu+Zn2+,该反应的...
3.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接近地表②浅水③沼泽④河流⑤6⑥稻田⑦常年⑧经常⑨陆地与水体⑩寒温带到热带⑪沿海到内陆⑫平原到高山⑬调节气候⑭涵养水源⑮保护生物多样性⑯维持生物多样性⑰农副产品⑱旅游观光⑲过度开发利用⑳质量○功能和效益○抵御自然灾害○生存○持续发展○综合○生存○封山育林○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疏浚河道【探究点一】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基础认知1.简单分类法就是人们把大量事物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类的一种工作方法。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根据反应的形式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共2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总结亚马孙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后果。2.概括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基本情况,总结热带雨林开发性保护措施。【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找寻节标题、框题、段落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2.识记教材:(1)阅读P30第一、二自然段和图2.20,分析总结雨林被毁的原因(提示: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2...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项目内容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本质。3、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案例分析法,理解电解质概念2、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项目内容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及其发生的条件。2、通过实例和练习学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目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2.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3.能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可逆反应1.概念在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如:N2+3H22NH3。2.特点(1)同一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2)反应进行到底,反应物...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多媒体演示、教材中插图,分析比较三类多糖的异同,学会分析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2.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生物大...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题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4课型习题教学重点1、等压线图的判读2、风向、风力大小的判断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教学难点等压线图的判读依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牢记气压的特点、影响风的三种力及特点能力目标:1、能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风力大小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及等压线的特点判读等压线图理由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
2.3卤代烃学习目标:1、预习卤代烃的分类、主要物理性质;2、通过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并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学习重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2.分类⑴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⑵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⑶按烃基种类分:。3.物理性质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外,大多为或.卤代烃溶于水,大多数有机溶剂,...
免疫调节基本信息名称免疫调节所属教材目录必修三第二章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突出免疫系统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作用,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为基础的前提下,更深层次的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这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A组题】1.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3.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读图回答4-6题。4.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5....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第1课时)【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提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教材分析】本节内容...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目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2.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3.能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可逆反应1.概念在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如:N2+3H22NH3。2.特点(1)同一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2)反应进行到底,反应物...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1.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使学生学会对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对表格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处理,并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观【教学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教学难点】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教具】【教学过程】〖引入〗广告一:补铁、补血,效果好!朴血口...
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2课时)基础知识扫描:一、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定义:由于______________携带的_______________所表现的遗传方式2、实例:血友病、红绿色盲假设A、a分别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与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基因型表现型3、特点:(1)具有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现象(2)患者中______多______少(3)女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__________(患病、正常)(4)正常男性的母亲、女儿一定_____...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2KMnO4=====K2MnO4+MnO2+O2↑;②H2SO4+BaCl2===BaSO4↓+2HCl;③Zn+2HCl===ZnCl2+H2↑;④Cu2(OH)2CO3=====2CuO+CO2↑+H2O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C.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D.发生氧化反应的...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