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2知识点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认知】1.实验原理:(1)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不同。(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_______+DNA→绿色;_______+RNA→红色。甲基绿吡罗红3【链接】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1)染色机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亲和力强,使RNA呈现红色。4(2)混合使用:每种染色剂单...
第2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2一、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1.组成元素(主要):C、H、O、N。2.结构通式:。3.特点: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取决于R基的不同。4.种类: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3即时训练1某氨基酸分子含有两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就是()。A.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
第二章函数122.1函数及其表示3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自测点评1.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函数映射两个集合A,B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对应关系f:A→B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如果存在着对应关系f,而且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名称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那么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2.2对数函数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我们所处的地球正当壮年,地壳运动还非常频繁,每年用地震仪可以测出的地震大约有500万次,平均每隔几秒钟就有一次,其中3级以上的大约只有5万次,仅占1%,7级以上的大震每年平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地震每年平均仅1次,那么地震的震级是怎么定义的呢?这里面就要用到对数函数.情景引入21.对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函数y=________(a>0,...
1【课标要求】1.经历发现余弦定理的过程,并体验余弦定理的变形及应用.2.掌握余弦定理并能解决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3.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余弦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自主学习基础认识余弦定理文字语言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__和__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__两__倍符号语言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推论cosA=b2+c2-a22bccosB=a2+c2-b22accosC...
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1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1.问题导航(1)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有什么区别?(2)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如何定义的?一条直线有几个方向向量?如果只有方向向量是否能确定一条直线?(3)什么是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确定一个平面还需要什么条件?32.例题导读P26例.通过本例学习,理解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如: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向量等.试一试:教材P27练习T1你会吗?41.向...
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七节气体实验定律(Ⅰ)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是实验定律.2.理解控制变量法探究玻意耳定律的过程,理解气体等温变化的pV图象的物理意义.3.会用玻意耳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及利用等温变化解释有关现象.重点1.控制变量法探究玻意耳定律的过程.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难点1.会用玻意耳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2.利用等温变化解释有关现象.知识点一探究气体的等温变化的规律...
第二课时对数的运算课标要求: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2.了解对数的换底公式,能应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解题.3.体会转化思想在对数中的作用.自主学习——新知建构自我整合【情境导学】答案:若a,b>0,且a≠1,b≠1,r,s∈R,则aras=ar+s;arbr=(ab)r;(ar)s=ars.问题2:指数式ax=b对应的对数式是什么?导入一问题1:指数运算有哪些性质?答案:x=logab.解:①设log24=x,则2x=4,所以x=2,即log...
【课标要求】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2.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两个向量平行(共线)、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自主学习基础认识|新知预习|1.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向量.2.向量的表示方法3.向量的长度(模)|AB→|(或|a|)表示向量AB→(或a)的大小,即长度(也称模).4.与向量有关的概念5.向量的平行或共线[化解疑难]注意以下几组量的关系(1)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关系如果有向...
第7课时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重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以及几何性质的应用.难点:双曲线几何性质的应用.学法指导:结合课程学习目标,通过精读教材,完成基础预学栏目中的问题.由于双曲线与椭圆的几何性质相似,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利用类比的思想,比较这两部分在知识、题型、方法上的相同点,但更要重视它们的不同点,例如对双曲线渐近线的研究.23如图,某工厂有一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塔,其外形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已...
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第三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1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2.理解函数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最值.2知识梳理诊断31.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增函数减函数一般地,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定义当x1<x2时,都有________,那么就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2.3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1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自测点评1.函数的奇偶性(1)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叫作奇函数.在奇函数f(x)中,f(x)和f(-x)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即f(-x)=-f(x);反之,满足f(-x)=-f(x)的函数y=f(x)一定是奇函数.(2)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叫作偶函数.在偶函数f(x)中,f(x)和f(-x)的值相等,即f(-x)=f(x);反之,满足f(-x)=f(x)的函数y=f(x)一定是偶函数.当函数f(x)是奇函数或偶函数时,称函数具有奇偶性.2...
学案5力的合成[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合成的概念.2.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知道分力与合力间的大小关系.3.知道共点力的概念,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合力.本学案栏目开关1图11.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性质:对边分别_________且__________.2.三角函数复习.如图1所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则sinθ=______,cosθ=______,tanθ=_____.平行相等...
2.7函数的图像1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1自测点评1.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像的流程2知识梳理双基自测自测点评2312.函数图像间的变换(1)平移变换对于平移,往往容易出错,在实际判断中可熟记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3知识梳理双基自测自测点评231(2)对称变换(3)伸缩变换y=f(x)y=f(ax).y=f(x)y=Af(x).4知识梳理双基自测自测点评2313.有关对称性的常用结论(1)函数图像自身的轴对称①f(-x)=f(x)⇔函数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②函数y=f(x)的...
1.(2017长春模拟)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电子守恒规律思想的应用1.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1考点一电子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终态,从...
地理必修①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复习课21网络构建2方法规律3真题演练3地理必修①人教版网络构建4地理必修①人教版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横线上,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5地理必修①人教版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面冷热不均准静止锋加强温室气体...
1.(2017忻州模拟)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有一竖直轻弹簧P与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连接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不可能的是()A.1B.2C.3D.4答案:A12.(2017河北衡水调研)如图所示,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两次细线上的力分别为FT1、FT2,则()A...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问题探讨: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纵比: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横比:各元素相对含量有很大不同。Why?生物体有选择性地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2元素OCHNKCaPMgS玉米44.4343.576.2410.460.920.230.200.180.17人14.6255.997.469.331.094.673.110.160.78(1)通过对上表的分析,你能得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