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11.大气污染物有哪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农药喷洒2.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了什么污染?一氧化炭二氧化硫光化学烟雾含铅化合物固体颗粒物。3.大气污染造成的疾病有哪些?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鼻炎2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空气中的氧气不会用完。•因为地球上除了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以外,还存在着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的变化。地球上的森林、草原、庄稼等绿色植物,在阳光照...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二)1学习目标(一)教学知识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二)能力训练要求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2情境导入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在哪?我知道3你能找到哪些...
123温馨小提示:1.实验时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实验器材。2.注意分工合作。3.不要用电线直接连接电池的两端,不要长时间让小灯泡发光。4.器材连接要牢固。5.操作时,注意安全,并填好实验记录单。4•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5电路图6我们该怎样处理用过的废旧电池呢?78
太阳,我们的朋友1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所以,太阳是我们的朋友。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它会帮妈妈把衣服晒干它能杀菌起消毒作用它使我们能出去郊游它能帮我们辨别方向2能不能利用太阳来判断时间呢?3这要利用太阳高度来判断。4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太阳高度5太阳高度测量仪不同时间太阳高度不同太阳高度测量仪的用法1、把太阳高度测量仪放在地面上,调节底座的调水平螺丝,使仪器水平。2、转动观察架,...
12345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6有趣的半圆形找一找:哪些部分是由半圆形组成的?7生活中常见的半圆形891011各种形状不同的半圆形:12半圆形添画13剪贴画作品1415161718绘画•手工19剪制半圆形的简便方法:1、用大小不同的圆形物品印画出圆,(把彩色纸重叠,一次可剪出多个圆。)2、再在圆上任意剪出想要的半圆形。20简笔画图库21简笔画图库22简笔画图库23简笔画图库24简笔画图库25有趣的半圆形课后拓展:自制智力拼图板趣味拼图游戏...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一、引入新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共有3条路线。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引入新课3条路线中哪条最短呢?中间的路线最短。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二、探究新知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1)6、7、8。(2)4、5、9。(3)3、6、10。(4)8、11、11。每组纸条都能摆出三角形吗?我们来做个实验。459361081111678二、探究新知(1)(2)...
现代诗歌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食指《相信未•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
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情境引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1你听过毛泽东的故事吗?请讲给大家听。你认为这么伟大的人物小时候会是什么样呢?情景引入2一代伟人毛泽东345678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美)埃德加斯诺9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
SectionⅣWriting1写作指导常用句式针对训练素材积累模板填空如何写人物介绍人物介绍是常考的作文形式,在写这类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人物介绍时,通常用第三人称。2.写人物介绍时,通常要介绍人物的姓名、年龄、外貌、学历、经历、专业、爱好、特长、事迹、性格等多个方面。3.文章的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描写人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一般情况时,常用一般现在时;描写人的出生、教育背景、经历或过去的事迹等,常用...
13.我爱这土地情境引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随堂训练1我爱这土地艾青情景引入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2我爱这土地时代背景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
15.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情境引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1情景引入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国土沦陷,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许多爱国青年纷纷投身于汹涌的抗日救亡浪潮中。一位诗人就以豪迈的激情为他们创作了一首诗。今天我们...
1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2、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4-35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思考:•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哪四大发明?•2、什么是发明家?怎样做到发明创造?•3、怎样做才能成为发明家?••(自学5分钟后,小组合作交流2分钟,然后分组展示。)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4指南针是指示方位的仪器。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可以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作用下能保持在...
1点线面的重要性•艺术有它自身的语言,而造型艺术语言的构成,其形态元素主要是:点、线、面、色彩及肌理等,而它的主要元素就是点、线、面。2直线曲线折线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导入新课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1曹雪芹2学习目标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
1男生8人女生6人男生3人女生5人男生3人女生4男生4人女生6例12性别合计男女人数航模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美术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民乐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书法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性别合计男女人数性别合计男女人数性别合计男女人数3性别合计男女人数8航模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美术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民乐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书法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性别合计男女人数性别合计男女人数性别合计男女人数4性别合计男女人数86航模小组活动人...
1课堂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重点)2、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难点)3、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洁之美。29元2元4元31210241210254×257+6×257=(□+□)×□(125+60)×□=125×8+60×846257864×257+6×257=(4+6)×257(125+60)×8=125×8+60×87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法一:(32+18)×12方法二:32×12...
假如我们是1换位思考活动自然法庭事实与证据2换位思考我是一只蝴蝶有的小朋友说我是害虫。难道我在花丛中只是为了玩吗?很多人见到我就要捕捉我,甚至杀死我。这样对我真不公平!我不是很漂亮吗?3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是它们,你会?4换位思考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站在自己小组所选择的动物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面对我们的同类总是遭到杀害,会怎样想呢?如果我们有代表同类向“自然法庭”申诉的机会,我们应该怎样做呢?5活动自然法庭...
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一、情境引入问题: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问题:2.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2(一)明确乘法的意义3+3+3+3=123×4=12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因数×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积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312÷3=4问题:用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累识记1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李商隐及其作品;了解李商隐朦胧诗的特点和成就;了解李商隐咏史诗的背景,把握诗歌主旨;了解李商隐诗的艺术特点。2、背诵《无题二首(其一)》;进一步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进而了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2重点...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回顾反思自主练习你问我说情境导入1你知道小蜜蜂跳“8”字舞表示什么意思吗?一、情境导入小蜜蜂跳“8”字舞是告诉同伴蜜源的方位。2二队有210只。一队有320只。二队有210只。三队有86只。一、情境导入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队和二队共有多少只?一队比二队多多少只?二队和三队共有多少只?三、四两队大约有几百只?320只我们一队去杏园。...